小儿鞘膜积液

被毒品和孤独吞噬,死在成名前夜的说唱少年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7.html

年11月15日,是利尔·皮普(LilPeep)的三周年忌日。生前,乐评人曾不厌其烦地探讨,这个歌词内容基本上都是关于抑郁、失恋和嗑药等题材的小孩,到底有什么魔力,开启了Emo-Rap的黄金时代,成为无数Z世代(生于年前后的一代人)的精神领袖?是他开启时代,还是这浮躁且致郁的时代创造了他?

然而没等到答案,甚至没等到这位说唱天才突破圈层的一天,利尔·皮普就在过完21岁生日的半个月后猝死,徒留人唏嘘。

撰稿|鲜于

编辑|许静

校对|张帅

出品|Figure·纪录片

在传媒口中,利尔·皮普(LilPeep)与其说是位说唱歌手,不如说更近似非主流网红:一个消瘦的白人少年,留着粉红色的头发,满脸文身却遮不住的帅气阳光——与刻板印象中的黑人说唱歌手形象大相径庭——通过喜怒无常的旋律,trap式节奏和浅显致郁的歌词,以网络和地下演出形式培养粉丝群。

利尔·皮普

但对许多嘻哈音乐迷和音乐人来说,利尔·皮普是圈内上升最快、充满美好未来的天才明星之一,如果他还活着的话。

年11月的一天,电影制片人塞巴斯蒂安·琼斯(SebastianN.Jones)在朋友推荐下,现场看了利尔·皮普的一场live表演,就被这个年轻人吸引住了,两人在后台兴致勃勃地一起策划未来如何拍摄一部纪录片。然而几天后,利尔·皮普就在巡演大巴上猝死——最开始的媒体报道和传闻,都有意无意地将死因归于服药(毒)过量。

两年后,塞巴斯蒂安·琼斯与皮普的MV导演之一拉梅兹·席里安(RamezSilyan)共同导演,以《EverybodysEverything》为名,用纪录片形式将皮普一生梳理,试图描绘出这位早夭天才说唱歌手的完整肖像。

豆瓣上这部纪录片的中文名被写做《每个人的每件事》,但其英文名原本取自皮普在逝世前一天发的INS贴标题「Ijustwanabeeverybody’severything.」——我想成为「所有人的一切」。

制作者给这部纪录片的描述是:从长滩和洛杉矶的街道到伦敦的工作室,以及在俄罗斯的旅行中,利尔·皮普用他的话语、他的声音和他的存在感动了无数的生命。

破碎的少年

尽管在豆瓣上拿下9.0高分,而且评价中4、5星居多,事实上,《EverybodysEverything》从内容结构说,相当传统,并无特别亮点:在皮普音乐代表作品穿插中,由利尔·皮普的家人、朋友和合作者们,每个人以谈话的方式对着镜头详细介绍他的一切——但缺少了一个人,皮普的父亲。

小时候的利尔·皮普

和JAY-Z、Eminem这样贫民窟里走出来的说唱歌手不同,利尔·皮普生在宾夕法尼亚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外祖父是哈佛大学教授,父母都毕业于哈佛,也都是老师——母亲教小学,父亲是大学教授。

利尔·皮普原名古斯塔夫·伊莱贾·奥尔(GustavElijah?hr)。4岁时,小古斯随父母、哥哥一起搬到了纽约长滩。「对男孩们来说是一个成长的好地方。」母亲回忆说。

这段时光是快乐幸福的。在纪录片里,古斯的小学班主任回忆:他是十分害羞、充满亲和力的孩子,「他与其他孩子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总是在微笑」。他富有创造力,老师只是看他写的文章和绘画,就认定他以后应该是一个作家和艺术家。

但在小古斯12、13岁的时候,一切都变了,父亲有了外遇。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父亲开车时与情人通电话,甚至都不避讳下坐在后座的古斯。

终于,忍无可忍的古斯将父亲出轨告诉了母亲。接下来的发展可想而知,一番鸡零狗碎后,14岁时,父母正式离婚。

对正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来说,家庭的破裂和父亲的背叛无疑是个巨大打击。古斯整个人变得非常消极和自卑,开始逃避现实。母亲回忆说:「把他带出屋子是非常困难的。」

利尔·皮普在得知父母要离婚时,跟当时的女友提出了分手

内心压抑无法排解的古斯,开始在行为与形象上自暴自弃,他逃学,文身,染发,和各种各样的人在街上游荡,还学会了抽大麻。

对于古斯来说,这些可能都是抚慰自己情绪的方式,但其他家长并不这样认为。他们告诉自己的孩子远离这个满是文身的坏小子,不要和他交朋友,即便古斯没有伤害过任何人。「他通过小道消息得知,有很多父母不想让孩子再和他一起出去玩了。这让他很伤心。」

在逝世后发表的歌曲《CeepAlone(独自哭泣)》中,他以愤恨去粗暴还击曾经受到的歧视与孤立:「我很想把那个高中炸掉/我讨厌家乡的每个人/告诉那些有钱的孩子,看看现在的我。」

但他并不像外表呈现那样乖戾、满不在乎,在母亲和外公面前说起外界对他不好的看法时,每次古斯都会泣不成声——这种自闭、压抑的心结,冥冥中似乎也书写着他的悲剧结局。

古斯的高中生涯,最终以在家中通过网课自学度过,连高中毕业证书都是母亲代领。

在父母离婚后,外祖父扮演了皮普人生中父亲的角色

一个大家眼中的「奇怪的坏孩子」,却因为遇到说唱而发生了改变,不去上学的时候,古斯沉浸在SoundCloud和YouTube的世界里,吸收多种音乐风格,并开始以创作与外界沟通。

尽管使用的录音设备很简陋,但他的作品一经发布就受到欢迎,积累了一批粉丝。网友的支持给了他很多信心继续创作下去。

Crybaby

17岁的时候,古斯离开家,从东海岸的纽约来到西海岸的洛杉矶,横穿美国追求自已的音乐梦想。他给自己起了一个正式艺名:LilPeep(peep是母亲从小叫他的名字)。

在洛杉矶,皮普先是和两个高中生一起组成了说唱团体SCHEMAPOSSE,不久后解散,他又被人挖掘加入了说唱厂牌Gothboiclique(GBC),随之开始地下说唱生涯。

利尔·皮普起初创作音乐视频时,设备简陋

虽然在洛杉矶,他的落脚点只是一个破旧小单间,房间里只有床和生活垃圾,而且常常挤满十几个人同吃同住同做音乐,但那段时间可能对皮普来说,是最快乐放松的一段时间。目标简单,都是向着梦想前进着;生活简单,可以随心所欲无所顾忌。

一个混天混地的细节是,皮普和朋友一起去文身。图案确定之前,朋友有事离开一会,等回来时,看到一个硕大的Crybaby(皮普代表歌曲之一)已经纹在了皮普的脑门儿上——在文身并不鲜见的美国说唱圈,这文身的大小和位置,也算得上奇观了。

其实到他逝世之后,人们都无法回答利尔·皮普到底喜不喜欢自己的非主流形象。他说喜欢哥特文化——片中他的一位前女友直接以哥特风装扮接受采访——是新哥特少年,做大片的文身,涂指甲油,把头发染成各种奇怪的颜色,但是他却并不希望别人和他一样做这些。实际上,他曾问女友「和满脸文身的我出入餐厅等公共场合,是否会感觉不舒服」,曾在歌里写道「你们觉得我穿黑色的夹克服、嗑药写歌的样子很酷,但其实我并不想这样」。

利尔·皮普曾告诉朋友,他如此纹身,是因为想到叙利亚战事

他的母亲认为,皮普只是想通过这些做法,打造一个叛逆边缘人的形象,期望得到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qiaomojiye.com/qyzz/676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