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天崇历下,后土惠泉城。趵突流金线,珍珠漱玉明。文心凝丽句,德化树高行。扫径邀中外,开门礼送迎。”这首情真意切的《泉城颂》,以鎏金大字刻制,采用七块红色大理石拼接而成,大气而庄重,石刻坐落于泉城广场西侧入口处,正对趵突泉公园东门。这是诗作者欧阳中石对家乡济南的深情厚谊。
坐落于泉城广场的《泉城颂》石刻
年11月5日,首都师范大学发布讣告,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原顾问、当代书法学科建设重要开拓者欧阳中石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年11月5日凌晨3时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我没有给济南丢人,已经很满意了。”
年日军攻打济南,制造了耸人听闻的五三惨案。彼时,欧阳中石的母亲为了逃难,怀着孕被迫前往泰安,随后,欧阳中石在肥城出生。随后,欧阳中石回到济南生活。
欧阳中石先生他小时候在济南居住过7个地方,最早是在永庆街,最后搬到了商埠的林祥南街。
据欧阳中石先生回忆,“那时都是租房住,每个住处也基本在老城里面或周边。我见过很多泉,有的同学家里就有泉。记得在顺河街住的时候,住房就在护城河旁边。当时还有个规定,每天上午12点前,居民不能在河里洗衣服,所以早上河水很清澈,住户都是直接在河里打水喝或洗菜、淘米。”
抗战时期,欧阳中石曾就读于济南市制锦市小学。从制锦市小学毕业后,欧阳中石在济南济美学馆(现济南五中)读过书,并曾在济南省立一中(现济南一中)就读。在济南省立一中读书时,欧阳中石还叫欧阳瑞陆。当时的地理老师觉得他的族名不好,先后给他起了几个名字:最开始起了“松岩”,他觉得不好,因为光他就认识好几个叫“松岩”的;后来又起名叫中流砥柱的“中流”“中柱”,他也不满意,直至起了“中石”,柱石的意思,他才欣然接受。于是以后便有了“欧阳中石”。
中学毕业后,欧阳中石留在永长街回民小学任教。年,欧阳中石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哲学系,离开了济南。
年,欧阳中石在趵突泉公园(图片来自济南时报)
对于济南,欧阳中石先生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始终都挂念着家乡的泉水。年,在首届泉水节举办前夕,欧阳中石曾表示,“济南之所以了不起,就是因为有了泉。济南72名泉全部喷涌了,利用这个机会,济南举办泉水节是件非常好的事,济南有这个条件,现在也正是最好的时候。”小清河的通航也让欧阳中石津津乐道,“小清河我非常熟悉,年左右,我经常去游泳,对五柳闸记忆犹新。去年(年)10月份,我到小清河一看,水清了,大变样了!现在变得太好了!”
对于济南的变化,欧阳中石先看在眼里,为家乡感到高兴。他留恋简单、纯朴的老济南,也为新济南感到振奋。“我对老济南的印象太深了,好多泉池我都游过泳,看到哪一处泉水都觉得亲切。这些年我去我读过的小学、中学,曾教过的小学去看,看到矮矮的屋子变成高楼,很为家乡的变化高兴。”
在谈到自己的成就时,欧阳中石非常谦虚,“每次回故乡,都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成就,觉得对不起过去的老师。不敢说成绩,我没有给济南丢人,已经很满意了。”
年,欧阳中石回到制锦市街小学(图片来自济南时报)
值得一提的是,欧阳中石的夫人张茝京也是地地道道的济南人,制锦市小学的毕业生。
“我就是一个真正的、地地道道的教书匠。”
早在年,中学毕业,欧阳中石就在济南做起小学教师,直到考进辅仁大学;大学毕业后,他又被分配到师范学校教书。
年,欧阳中石毕业于北京大学,开始在中学从事基层教育工作。他教过中学的各门课程,对语文教学也有深入积极的思考,深得学生敬重。
改革开放后,年,在中学语文教育方面颇有创新的欧阳中石来到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开辟书法艺术高等教育之路。
年,欧阳中石在快退休时,创办了成人书法大专班。在时年57岁欧阳中石的眼中,这是一个“所有的精力和热情都可以淋漓发挥出来的舞台”。
那一年,大专班授课老师除了他自己,还有他请来的书法名家季羡林、金开诚、饶宗颐等。
此后,欧阳中石不遗余力地投身学科建设,将书法学科从大专扩展至博士学历。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成立那年,欧阳中石77岁。
不过,在欧阳中石自己看来,他不过是尽到了一名教师应有的职责,根本不值一提。正如此前他在《中石自况》诗中所言:“普普通通一教师,平平淡淡自无奇。无奇不意非无意,正是无奇正是奇。”
他曾说:“教了这么多年书,做了一点事情,感觉很欣慰。我把上面的继承下来了,再把继承的东西传下去,起到承传关系……看到自己学生得到成长很高兴。”
在欧阳中石看来,“教书更要育人”关键是德,这也源于教导过他的大师们的言传身教,他说教他的那些老师“特别注重为人师表,有着崇高的育人精神”。因此,他也如同教自己的那些老师一样身体力行。“要终生自鉴,为什么?怕丢丑,怕浪费别人的时间。”
欧阳中石先生作品《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对于书法这门学科,欧阳中石先生也有着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写书法和做人做事是一个道理,要专一,不能贪多。“书法是一个文化问题,不要简单地看成艺术,它是艺术的结晶,但那不是主流,主流还是文化。”首都师大最初计划成立书法艺术学院,后来在欧阳中石的建议下改叫书法文化研究院。
“要把我们的齐鲁大地的文化推向全国,推向全世界。”
欧阳中石先生与大众网渊源颇深。
年5月,大众网“齐风鲁韵”山东历史文化网站暨欧阳中石艺术平台正式开通,欧阳中石到大众网参观并接受专访,为大众网十周年庆题字:齐风鲁韵德化文新。
欧阳中石为家乡创作书法巨作《齐鲁颂》
欧阳中石在参加完开通仪式后专门到大众网参观并接受专访,访谈中欧阳中石表示,他为自己是山东人而骄傲。
在谈到自己的艺术平台时,欧阳中石先生表示,自己是一个山东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为山东争来多大光彩。在这个网站里面,特别强调齐鲁文化。
对于题字的原意,欧阳中石先生解释道,自己前些天想了一个对联,“齐鲁崇文化”,它崇尚文化这一方面。齐鲁大地上出现过许多圣贤,就是这些圣贤的祖先们,树立了真正了不起的风范,“所以我说‘齐鲁崇文化,圣贤树德仪’,道德的德,仪表的仪表,应当说这一个文、一个德,这是我们山东所极力弘扬的。所以我又把这两句话再加以浓缩一下,“齐风鲁韵、德化文新”,德和文相得益彰地向前发展,这是我们齐鲁文化的核心。”
欧阳中石为大众网十周年题字《齐风鲁韵德化文新》
对于“齐风鲁韵”山东历史文化网站,欧阳中石也表达了自己的祝愿,“要把我们的齐鲁大地的文化推向全国,推向全世界,希望得到朋友们对我们的指正,以便更好地发扬。”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吕原综合大众网、齐鲁周刊、济南时报等
编辑:赵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qiaomojiye.com/qyzz/6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