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母亲都是一名伟大的“医生”。即使没有医师执照,母爱的力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此,小编向天下母亲致敬。
如今,随着求医问药在全网兴起,孩子的病情也时常出现于各大医药网站,小儿呕吐,是很常见的症状,对此,家长们都喜欢提一些类似这样的问题:
“呕吐”,在消化科大夫的词典里,可以说是个高频词。那么,面对呕吐的孩子,咱消化科大夫又是怎样思考的呢?
今天,我们就通过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一个经典病例,来学习一下小儿呕吐的诊疗思维吧:
(Nengljmed;26nejm.orgDecember29,)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出生才14个月的小公主,以“反复呕吐3月”就诊。
3月前,患儿曾被诊断为“病毒性胃肠炎”,对症支持治疗后康复。随后2月中,患儿共呕吐2次,间隔约3-5天,伴嗜睡、摄食减少,偶腹泻,大便质软成形,无发热,查体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示:血清肉碱水平降低、血清乳酸及丙酮酸水平升高,余无明显异常。初诊为“急性胃肠炎伴脱水”,予“昂旦司琼”止吐、静脉输液等支持治疗,好转后出院。3周前,患儿再次呕吐,疑诊:“非酮症性低血糖”,建议行代谢功能检查。3周后,患儿于夜间再发非血性、非胆汁性呕吐,遂至儿科住院治疗。
该患儿为足月儿,正常分娩,无任何分娩并发症。患儿生长曲线如下图,曾有生理性黄疸,接受母乳喂养仅8周,后一直予以膳食补充。其成长发育正常,1岁能行走,可正常握持、使用茶杯。免疫接种史无特殊。患儿有轻微的面部湿疹,未服用任何药物,无过敏史。其祖母、父亲有胆结石,祖父有结肠癌病史;祖父、外祖父均有糖尿病;外祖母有关节炎;家族中无乳糜血病史。
(Nengljmed;26nejm.orgDecember29,)
入院中,通过家长回忆,新发现如下:(1)患儿有发育倒退现象,在过去3月中已不能长久站立,仅能靠爬行前进;(2)患儿晨起偶会“发抖”,一般持续几秒,约10分钟后复发;(3)体检:前囟饱满,仰卧位可见轻微搏动,伴头围增大(51.5厘米);(4)双腿肌力减退,伴膝反射亢进(+++),交叉内收肌反射缺如(即:一侧膝反射时,对侧腰部无内收肌收缩,这是超过8月的病人锥体束功能障碍的迹象),跖反射正常,无踝阵挛。
提供了这么多信息,对于这位患儿,或许您心里已有初步诊断。下面,小编结合Uptodate临床顾问和NEJM这两大权威信息库,为大家展示一下小儿呕吐的临床诊断思维。首先为大家提供一张UpToDate(临床顾问)总结的不同年龄患儿呕吐病因分析表:
(
UpToDateGraphhicversion12.0)
注:*为相应各年龄段常见病因,点击图表可保存清晰原图
正所谓:医海无涯,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呕吐,竟能牵扯出这么多疾病。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如此浩瀚的医海中探寻真相呢?且看以下分析:
回到以上NEJM病例,小儿反复呕吐病因虽多,但一般从以下三方面做鉴别诊断:胃肠源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源性疾病。
首先,了解呕吐发作的时程,可协助确定病因,如:慢性复发性呕吐通常是由胃肠道疾病造成;而周期规律性呕吐则更可能是胃肠外因素造成。在这种情况下,主要临床特征有助于识别相应的临床诊断,NEJM归纳如下表:
(Nengljmed;26nejm.orgDecember29,)
对于这位患儿而言,关键线索在于:迅速增大的头围、发育衰退、以及一些异常的实验室检查结果,鉴别诊断如下:
(一)胃肠源性病因
1.胃肠道感染
该患儿前3次均被诊断为“病毒性肠胃炎”。但此诊断存在众多疑点:(1)病毒性肠胃炎的患儿,常伴腹部绞痛、腹泻、发烧以及不洁接触史,而该患儿并无以上症状;(2)虽然患儿有脱水征象(血清二氧化碳降低、血浆阴离子间隙增大),但脱水并不是胃肠道感染的特异症状;(3)多数急性胃肠感染一般引发短期内1-2次呕吐,不足以解释该患儿3月内4次不同时段内的呕吐事件;(4)单纯胃肠道感染不足以解释患儿发育衰退、头围增大的现象;(5)幼儿胃肠外感染,如肺炎、急性中耳炎、尿路感染、脑膜炎等也经常有呕吐现象。但这些疾病往往伴有发热和白细胞增多,与该患儿不符,予以排除。
2.非感染性胃肠道疾病
主要的病因包括:胃食管返流病、上消化道粘膜炎症(如嗜酸性胃肠炎/食管炎,食物过敏)、肠道梗阻等:(1)小儿胃食管反流病通常在出生的第一年内逐改善,一般很少始发于14个月大的幼儿。由胃食管反流或嗜酸性食管炎引起的呕吐可很严重,但通常不引起脱水,不需要住院治疗;(2)食物诱导性小肠结肠炎综合征(FPIES),可呈现大量呕吐、倦怠以及脱水,但该患儿的发病年龄相对较晚,且无摄入特定食物引发疾病的证据;(3)一些结构性胃肠道功能紊乱:如肠道转位不良、肠扭结、肠套叠等也能引起呕吐,但这些疾病一般伴有腹痛、膨胀,且呕吐物伴有胆汁,与该患儿不符;(4)十二指肠闭锁、狭窄和胃出口梗阻等可引起非胆汁性呕吐,但这些疾病很罕见,暂不予考虑;以上所有的疾病均不能解释患者大头颅以发育倒退的现象。
(二)代谢性疾病
1.一般代谢障碍
(1)Addison病表现为肾上腺功能不全,常可引发反复呕吐、嗜睡,但此病通常还伴有低血压、低钠血症、高钾血症等症状,与该患儿不符;(2)患儿血糖水平正常,不支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3)毒物摄入可能导致患儿呕吐,也可解释其发育倒退的现象,但不能解释呕吐反复发作的现象,除非患儿有反复摄入毒物的行为。此外,毒物摄入不能解释患儿大头颅现象,再加上患儿的尿液和毒理学筛查均为阴性,因此暂不考虑毒物摄入的可能。
2.先天性代谢异常
先天性代谢异常通常表现为周期性呕吐,患儿可有嗜睡倦怠、发育倒退的表现。此外,实验室检查示血清肉碱水平降低、血清乳酸及丙酮酸水平升高,这些符合代谢性疾病的诊断,但并不存在特异性:(1)患儿无低血糖及高酸血症,其血氨和氨基酸水平均正常,这使得一些先天性代谢疾病(如: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肪酸氧化障碍,障碍,有机酸血症,尿素循环缺陷)证据不足;(2)线粒体疾病的患者可无酸中毒或低血糖症的表现,但多数线粒体疾病并不引起头围增加,且血清乳酸/丙酮酸比例远远超过此患儿(9:1),因此予以排除;(3)Canavan病和溶酶体储存疾病最常引起大头症,也可引起发育倒退。但是,患儿缺乏溶酶体累积病经典的面部特征,因此,没有一个单独的代谢性疾病能完美解释该患儿的临床表现。
(三)神经系统疾病
患儿在体检中呈现前囟饱满以及前囟可视性脉搏跳动,结合其快速增加的头围与发育倒退现象,很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综合患儿病史体征,初步判断患儿反复发作的呕吐可能由颅内压增高引起。在这个年龄段,颅内压增高的原因包括:脑积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肿瘤、先天畸形、创伤性颅内出血等,建议患儿行脑部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
MRI示:侧脑室与第三脑室明显扩大,符合脑积水诊断;T2加权示:脑室周边高信号区,提示脑脊液的跨室管膜吸收;高分辨率MRI显示局灶中脑水管狭窄。无脑肿瘤、脑室炎及颅内出血等迹象。
最终诊断
中脑水管狭窄伴脑积水
涵涵总结
一个小小的“呕吐”现象,背后深藏一张大大的临床诊断思维之网。在每一个NEJM的经典病例中,我们学习的并不是疾病本身,医院前辈们丰富的临床诊疗思维。小编相信,那一张张思维之网是内科医师工作的灵魂,是准确诊断疾病的终极武器!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未来的医师主力军,我们年轻医师不仅要培养发散的诊疗思维,还必须善于在实践中学习,以医学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以临床实践丰富医学理论,日积跬步,在良性循环中实现自我成长。
这是我们消化客年的开篇科普,小编在此祝大家新年快乐,愿大家在年不断开拓进取,挥洒热情,谱写人生华丽篇章!
1.KaplanJL,RinconSP,DuhaimeAC.Case40-.A14-Month-OldGirlwithRecurrentVomiting.NEnglJMed.Dec29;(26):-.
2.LorenzoCD.Approachtotheinfantorchildwithnauseaandvomiting.UpToDateAug16.
编辑
张伟锋
陈涵
赞赏
长按白癜风学术峰会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qiaomojiye.com/qyzz/3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