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症状 http://m.39.net/pf/a_6746049.html最近,有一位教育局长的演讲视频火爆网络,被许多家长疯狂转发。这么火爆的原因在于,通常教育局长在演讲中一定会大谈分数与升学,可是视频中的魏局长却在强调承担家务劳动,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性。让我们先看看魏局长是怎么说的?我的一位同乡,他在上学期间成绩优异。尽管他出口成章,善于引经据典,但却连最基本的生存技能都没有。无论是洗衣、做饭,扫地、拖地,甚至是连换灯泡都不会。已是成年的他,至今仍需要父母来替他做这些事情。一次,父母外出远游,回到家后,惊奇地发现家里堆满了泡面桶和脏衣服,整个屋子也是乱糟糟的。更可气的是,家里的锅也不见了,问了孩子才知道,原来是孩子在尝试做饭时,不小心把锅弄碎了,而且也不知道哪里有卖锅的,所以就一直吃泡面。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一个学习这么好的人,竟然连最基本的生存技能都没有,活脱脱成了一个“高分低能”的人呢?坦白地讲,这正是他的父母默许的结果。这样的父母为了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而将除开学习之外的大事小事,包括扫地、拖地、洗衣、刷碗、叠被子、晒衣服等家务劳动全部揽到自己身上。他们甚至还要替子女考虑志愿的填报、毕业后工作的选择,恨不得要替子女包办一切,以便专心让子女专心学习,什么都不用考虑。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家长默许甚至加剧这一情况的发生,即除开学业之外,孩子没有任何实践和体验其他活动的机会,也没有承担任何个人及家庭责任的义务。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培养成了一个没有责任感的“高分低能”人士。更坏的结果是,连“高分”都没有,只剩下了“低能”和一颗不懂感恩、没有责任感的心。在魏局长的演讲中,他以自己孩子举例,向大家讲了这样的故事。他说,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孩子还小的时候,魏局长就提出让孩子给自己洗脚的要求。孩子质疑说:“爸你不会自己洗啊?他说:“爸哪有你洗的好啊,你那小手揉得多好啊,我儿真有一套哎。”其实,他看似是在哄骗孩子,实际上是因为孩子年龄越小,可塑性就越强。这时候,让他去承担那些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家务劳动,就能让他学会用实际行动感恩父母,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下,孩子的独立自主和承担责任的能力才会变得日渐成熟。比如说,魏局长的孩子在逐渐长大后,无论从大学选专业,还是毕业后找工作,全是由孩子一人独立自主做决定,从未过问过家长。这样的情形,想必对于有些家长来说会被视为是不尊敬的表现,觉得这么重要的事情,孩子都不去过问父母。可是我们再看魏局长是如何看待此事的,魏局长说:“凡是没问我就用不着我啊,用不着咱管啥呀?自己弄去吧,培养他的责任感。”其实,魏局长的这种教育观念,看似是“无为”(什么都不管),实际上是“无为而无不为”(不乱管,不瞎管,反倒管好了孩子)。其中暗含着东方道家哲学的无为智慧与西方尊重孩子独立个性发展的放养式教育观念。这样做之所以行之有效,道理便在于,家长越是鼓励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和责任感就会发展得越完善。如此,孩子的心智更成熟,家长也少操心。相反,家长如果总是去替代孩子做事,替他选大学、安排工作、做家务等,反倒抑制了孩子独立自主能力的成长,也剥夺了孩子体验人生的权利,以及为自己人生负责的机会。其实,这种鼓励孩子做家务承担责任的教育方法不只有事例作证,还有权威研究数据支撑。据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一项研究显示:日常帮着做家务的孩子更自信,学习成绩更好,社交能力更强,更快乐;而不怎么做家务的孩子反倒容易对生活产生不满。那么,既然做家务就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那么不同年龄的孩子又适合什么样的家务劳动呢?”晨妈对此问题有以下几点建议:◆1-3岁:简单活动就是做家务的基础1、学习使用餐具吃饭,而不用手摸。2、学习用毛巾擦手擦脸,而不用手蹭。3、学习穿脱衣服、鞋袜,并叠好放回原位。4、整理、归类玩具。5、尝试自己剥鸡蛋、拧瓶盖等手部动作。◆4-6岁:在家务中培养责任感1、扫地、拖地、用抹布清洁桌椅。2、参与做饭前的准备工作,比如周末和妈妈一起去逛街买菜、帮妈妈洗苹果等。3、将暂时不穿的衣服叠好放整齐。4、帮父母摆放并分发餐具。5、学习系鞋带。◆7-9岁:在家务中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1、手洗简单衣物。2、学习安全使用洗衣机、微波炉等家用电器。3、帮助妈妈洗菜、摘菜等。4、定期更换床单、被罩、枕套等个人床上用品。5、保持卧室清洁,定期打扫自己的卧室。◆9-12岁:在家务中掌握社会能力1、掌握部分零用钱,学习如何节俭用钱。2、向亲朋好友准备、挑选节日用品。3、开始和父母一同讨论家庭重要议题。4、学会按照自己的需求,归纳、布置和丢弃物品。5、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周末出游的地点,及游玩活动。以上可简单归结为:不同年龄的孩子应去做符合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家务和自主安排能力范围内的事务。这样,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和责任感才能健康地成长。有的家长可能会问道:“只要孩子考上好学校有个好前途不就够了吗?为什么还要专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其实是因为,尽管高学历作为人的其中一种重要优势,当然会被家长所重视,但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选拔标准,远不只是有高学历就能满足。通过高分拿到的一纸文凭代表的是一张入场券,这张入场券能够为孩子争取一个登上大舞台,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但请千万不要忘记,它是一个机会,并不是所要展示的全部才能。如果家长能够让孩子将主要时间投入到学习中,然后在闲暇中鼓励并督促孩子去承担能力范围内的责任和义务。这样的话,孩子才能培养成为一名学习优异,同时也是懂得用实际行动感恩、有责任感的人。一个考上名校、出人头地的孩子固然使家长有面子,但如果他还能在长大后,像儿时你为他奉献一样为你奉献,岂不更好?*文章来源:爸妈视界(ID:bamashiji)。父母的身份平凡而伟大,咱们眼中的世界有温情、责任、担当,也有无奈、烦恼和困惑。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qiaomojiye.com/qyss/6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