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鞘膜积液

泪目井陉这位特岗教师和她的九个ldq


以心换心的旅行

井陉县孙庄育才学校李辉

年,我成为一名特岗教师,在一所乡村小学任职,教授本班所有科目,班里只有九个孩子,其中八个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在家照顾孩子。

秋天的约定

一次,下午放学后,我正在做饭,几个孩子到学校找我玩。在闲聊中,得知他们几个人的爷爷奶奶外出放羊还没回来,看了看时间,已是傍晚七点了,到了晚上饭时。我便炒了两个自认为拿得出手的菜,邀请孩子们留下吃饭,就这样,师生之间第一顿饭在愉快地聊天中开始了。这以后,我做饭好吃的名声就传出去了,隔三差五,他们就跑来尝个鲜。转眼国庆节到了。我满心欢喜,终于能回家放松放松了,收拾好行囊,走到村口坐公交车,正好看到了这九个孩子,一个个哭的梨花带雨。我忙上前询问原因,“老师,你走了是不是就不回来了?”听到这句话,我内心一颤,轻轻地安慰道:“怎么会呢?我只是回家看看,过两天就回来了。”国庆假期结束后,繁忙的工作在孩子们一片欢呼雀跃中开始了。

冬天的温暖

第二年,学校重建。我们班的课堂暂时安置在村里一户闲置的院落中。冬天没有暖气,校长找来了一个火炉,这个火炉造型奇特,有个烧水的肚子,安着水龙头。我们用它取暖的时候,还能烧水,在炉圈上烤花生。下课后,我们便围坐在一起,喝热水,吃烤花生,学习生活很惬意。只是我又多了一项工作——生火。因为不太会使用这个炉灶,所以每天都会灭火,只能每天起个大早,用事先备好的柴火把火炉点上,经常是学生都来了,屋里一屋子烟还未散去,有几次烟太大,眼看学生就要来了,情急之下,我祭出了“电扇”这款大杀器,于是便有了大冬天我们老师还开着电扇的传说。

夏天的奔放

夏天,老乡家的屋子闷热,我这台小电扇显得卖命又无力,看着孩子们热的红红的小脸和额头、脸上一串串的汗珠,我又心疼又苦闷。“这该如何是好?”夜晚闲来翻阅《论语》时,书中一幅孔子坐在大树下与弟子们讲学的插画使我灵光一现:我为什么不把课堂搬出憋闷的小屋,换一个环境呢?有了孔老夫子的榜样示范,我也就大着胆子把课堂放开了。于是乎,就有一个“不务正业”的老师,带着九个娃娃,在山坡、在树林、在溪边、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快乐地上课。

离别之曲

夏末,教学楼建好了,孩子们也毕业了,我们的故事告一段落了。临走时,孩子们对着我唱了一首《母亲》,唱的我们师生眼泪纷纷,这是我教他们的第一首歌,却成了离别之曲。现在想来,教育哪有什么窍门,就是一场以心换心的旅行,我们终会分别,但知识、思想与情感会在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遥祝我的孩子们快乐成长,未来有充沛的气力劈波斩浪,谱写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华丽乐章。

编后语:“教育哪有什么窍门,就是一场以心换心的旅行。”李老师说的多好,简单而又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全部真谛。山区学校的条件是艰苦的,但因为有爱相随,使教育之旅有了亮丽的底色和惬意的风景。山风如画,师爱如灯,辉映着山村孩子朴实的心灵,想必他们在每一个回首的时刻,都会在心底荡出柔柔的温情,然后快乐地走向生活,这就是教师送给学生最好的馈赠。

编辑

韩晓红

邮箱

jingxingfabu

.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qiaomojiye.com/qyss/676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