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鞘膜积液

尿液的其他检测


(一)尿红细胞形态检查

肾小球源性血尿,由于红细胞通过病理改变的肾小球基膜时。受到挤压损伤。其后在漫长的各段肾小管中受到不同pH和渗透压变化的影响,使红细胞出现三种类型形态学改变:①大小变化;②形态异常;③血红蛋白含量变化。如皱缩红细胞、大型红细胞、胞质有葫芦状外展,内有细颗粒或胞膜破裂以及部分胞质丢失等畸形,如泡形、伪足形、面包圈样、靶形、胞内空泡、花环形等.细胞大小不一(正常、胀大.缩小),血红蛋白含量不一,细胞膜变化较大,并出现大小形态各异的影细胞和棘细胞.多形性变化的红细胞常超过50%。非肾小球源性血尿主要指肾小球以下部位和泌尿通路上的出血,多因毛细血管破裂引起出血,红细胞不通过肾小球基膜裂孔,未受到上述过程的影响,因此形态可完全正常,呈均一型。红细胞形态多用相差显微镜观察.也可用普通光镜或染色油镜计算。近来,由于血细胞计数仪的广泛应用,血液中血细胞比容分布曲线和红细胞平均体积测定可提供血尿来源依据,操作方便,也可克服人为误差。

[参考值]

尿红细胞计数/ml;肾小球源性血尿多形性红细胞大于计数的80%,血尿红细胞平均体积为(58.3±16.35)fl(10-15L),非肾小球源性血尿为(11.5±14.45)fl。

[临床意义]

肾小球性i血L尿红细胞呈多形性改变(80%).见于各类肾小球疾病.应进一步确诊疾病性质,需作肾活检进行病理分型诊断:非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呈均--性,见于尿路系统炎症、结石、肿瘤、畸形、血液病等,需进一步确诊。

(二)尿微量清蛋白

在无尿路感染和心力衰竭的情况下.尿液中有少量清蛋白,但用常规蛋白半定量方法不易检出,需采用放免法或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比浊法检测。

[参考值]

尿清蛋白排出率(UAE)为5-30mg/4h,超过30mg/4h称微量清蛋白尿。

[临床意义]

1.在糖尿病,用放免法测定的微量清蛋白排出率持续大于0~00μg/min(4小时尿排出率70μg/min,相当于30~mg/4h)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指标。

.尿微量清蛋白也可见于大多数肾小球疾病、狼疮性肾炎、小管间质疾病等。

3.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吸烟、剧烈运动与饮酒也可致微量清蛋白尿。

(三)尿电解质

1.尿钠检查

[参考值]

~60mmol/4h(3~5g/4h)。

[临床意义]

(1)尿钠排出减少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钠血症如呕吐、腹泻、严重烧伤.糖尿病酸中毒等。

()一次性尿钠检测意义:①急性肾小管坏死时,肾小管对钠吸收减少,常呈急性少尿,一次性尿钠大于40mmo/L;②肾前性少尿时.肾小管重吸收钠能力正常,为急性少尿,呈低尿钠、尿钠小于30mmol/L。

[临床意义]

急性肾衰竭时,由于急性肾小管坏死(严重创伤挤压综合征、严重出血感染性休克、毒素等所致),滤过钠排泄分数常大于1,肾前性少尿者则常小于1,本项检查对两者有鉴别诊断意义。

3.尿钙检查

[参考值]

尿钙.5~7.5mmol/4h(0.1~0.3g/4h)。

[临床意义]

(1)尿钙减少见于:

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由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不足或缺如,骨钙动员及肠钙吸收明显减少,血钙降低,使尿钙浓度明显减少或消失。

②慢性肾衰竭。

③慢性腹泻。

④小儿手足搐搦症。

()尿钙增加见于:

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由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钙自骨动员至血,引起血钙过高,尿钙增加。

②多发性骨髓瘤时,由于骨髓瘤细胞在骨髓腔内大量增殖,侵犯骨骼和骨膜,引起骨质疏松和破坏,出现高钙血症,再加上肾功能受损,肾小管的吸收作用差,更使尿钙增加。

③用药监护,如维生素D、维生素D3及A-T10(双氢素尿醇)的治疗效果观察,可进行尿钙检查并作为用药剂量参考。

4.尿钾检查

[参考值]

成人51~10mmol/4h。

[临床意义]

(1)尿钾排出增多,见于呕吐、腹泻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小管酸中毒、糖尿病酸中毒,药物影响,如锂、乙酰唑胺等。

()尿钾排出减少,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钾摄入少、吸收不良或胃肠道丢失过多。

(四)乳糜尿试验

乳糜尿乃因从肠道吸收的乳糜液未经正常的淋巴道引流人血而逆流进人尿中所致。如含有较多的血液则称为乳糜血尿。尿液中的乳糜是一种脂肪微滴,可使尿外观呈不同程度的乳白色。用脂肪溶剂(如乙醚)可将其从尿中提取,并可用脂溶性染料如苏丹III染料染色。

[结果判断]

乙醚与尿液接触处的乙醚层涂片,加苏丹III染色,若出现红色脂肪球,则为乙醚试验阳性。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乳糜尿见于丝虫病,也可由于结核、肿瘤、胸腹部创伤或某些原因引起的肾周淋巴循环受.阻,淋巴管阻塞而致乳糜液进入尿液。

内科学症状体征儿科学实践技能外科学妇产科学急症处理养老护理员基础护理技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qiaomojiye.com/qyss/545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