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医院小儿外科收治了一名14岁的“血尿”患儿。小明(化名)的妈妈发现儿子的尿尿为鲜红色的,很不对劲,于是带他来到了小儿外科就诊。
(术中膀胱镜所见)
医生通过术前的CT以及泌尿系彩超检查,发现产生血尿的原因可能是膀胱内一个细长条棒状物体引起的。完善术前检查后,马上进行手术。
手术中膀胱镜检查发现小明膀胱内可见到一枚黑色金属异物,一端深深插入膀胱肌层内,即将穿破膀胱进入腹腔。由于异物放入体内时间过长,已经和膀胱组织黏连在一起了,膀胱镜手术难以将异物从尿道内取出。术中,医生只好改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打开膀胱才将这个“罪魁祸首”取了出来。在场的医护人员都大吃一惊,原来小明膀胱内的居然是一枚发夹,发夹被人为掰直了,长约9.0cm,上面明显锈迹斑斑。
(发卡长9厘米)
当医生询问小明这些东西是什么时候塞进去的?怎么塞进去的?小明却支支吾吾,居然说这发夹是从嘴巴吞入的。将患儿的家属支开后,医生才慢慢打开小朋友的心扉:原来是2个月前,疫情期间孩子没有上学,在家玩耍的时候自己一时好奇,将发夹掰直后,慢慢插入尿道的,插入后本以为可以自己排尿将其拉出,但是并没有成功。由于刚开始插入后没有什么症状,也出于羞愧,就没有告诉父母。
“尿道异物”和“阴道异物”
像小明这样因为尿道异物或者阴道异物入院的儿童并不少见。医院每年都可接诊不少类似的病例,以两三岁的幼儿和十几岁的青春期孩子居多,男女都有。查阅相关报道,通过手术取出的异物五花八门,有笔盖、铁钉、笔芯、磁珠、纽扣电池等。
医生提醒
“往下体里塞异物,不但会对尿道黏膜造成损伤、梗阻等,严重的还可能引起尿道糜烂、炎症狭窄。”医院小儿外科主任魏孝钰提醒,男性尿道比较长,异物一旦进入尿道后容易嵌顿,难以自行排出。而尿道内异物如长时间不取出,可造成严重危害。可导致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形成结石,严重的还可能会引起肾炎,影响肾功能。尖锐的异物还有可能戳穿尿道,造成尿道狭窄、尿瘘,进入膀胱甚至会引起膀胱破裂,危及生命。因此,当发现尿道异物时,不要强行扯出,应立即就医。
魏孝钰主任表示,希望家长们能注意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学龄期儿童由于性意识的萌芽,对自己身体产生好奇,一些孩子容易用一些不当的方式进行“探索”。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做好科普教育工作,让儿童正确地认识身体结构,留神孩子的“小动作”。另一方面,如果意外一旦发生,不要打骂孩子,鼓励孩子说出真相,尽快就医,让孩子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END
通讯员:钟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qiaomojiye.com/qyss/5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