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记得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吗?这个节目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当中参演的21名妙龄女孩,其中有18位年幼时有相似的经历:因药物致聋,她们中的大部分人在2岁前使用了某一类抗菌药物。
所以用药安全真的是要警钟长鸣!今天的《乐活有主张》特别邀请西安交大二附院药剂科王娜老师来到节目当中为大家普及用药安全的相关知识。
王娜
博士,副主任药师,执业药师。卫计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消化内科专业)带教师资。医院药学及药事管理工作,医院的药学简讯、处方点评通报、专项点评及反馈、合理用药检查、药事管理等相关工作。在全院及各科室开展合理用药讲座30余次,多次参加全院疑难病例讨论、合理用药检查,多次在省级学会上做大会报告。参编专著6部,主持省级课题1项,参与2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SCI收录2篇。年荣获陕西省第二届“十佳药师”称号等。
孩子感冒发烧,可谓是“家常便饭”,有些家长急得团团转,为了给孩子尽快降温,一种退烧药没用又立马换别的退烧药;有的家长则深信“是药三分毒”,坚决不给孩子用药,用捂出汗等古老方子解决。其实,这两类家长的方案都有些极端了,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机体脆弱,生病要用药,并且用药一定要谨慎,那么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
儿童安全用药
别犯4个错
1.用药时机——优先物理治疗
孩子生病要先把病因弄清楚,再根据病情变化灵活调整应对方式。比如发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如果孩子发烧没超过38.5℃,可以先不吃退烧药,用酒精擦身体或冰袋等物理降温方式。若孩子以往有高热惊厥史,不妨在38摄氏度时就给孩子吃退烧药。
2.服药种类——尽量简单化
原因有二,一是单一成分的药物更安全;二是避免药物作用叠加,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增高。药名带“复方”二字的要慎用,比如复方甘草片,虽然止咳效果好,但3岁以下儿童禁用。
3.剂型剂量——最好儿童装
在造成用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中,用药过量超过40%。儿童用药正确的做法是尽量买“儿童装”,比如针对发烧、腹泻等儿童常见病症,药店里基本都有儿童剂型;若买不到,也切忌自己拿成人药调配,医院就诊,请医生根据体重、体表面积折算等方法指导用药。
4.给药方式——首选口服药
儿童科学用药的顺序为口服、肌注、静脉输液。原则上能口服就不要挂点滴。婴幼儿输液本就比成人难,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也更高。
四大类药品
儿童须慎用
1.氨基糖苷类:
容易导致儿童耳聋,还可能引起肾衰竭,6岁以下儿童应禁止使用这类药品,比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链霉素等。
2.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这些治疗衣原体、军团菌、支原体的特效药往往会对儿童造成较大肝损伤,如果用药的剂量大或长期用药,则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药物性肝炎,甚至引起死亡。
3.奎诺酮类:
包括氟诺沙星、环丙沙星等,是目前成人使用率比较高的药物,但儿童必须慎用,最好不用。因为已有实验数据表明,这类药物可导致软骨发育障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4.氯霉素类:
这类药物目前临床上使用得比较少,但儿童使用这类药物后,可能会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灰婴综合征,甚至引起儿童肝功能严重衰竭,所以仍要小心。
此外,大部分口服药物要用温开水服用,有些家长心疼生病的孩子,有时候会让孩子躺着服药,这很容易导致药物黏在食道损伤孩子胃肠道功能。当然,干吞药物、茶水服药、碾碎药物再服用等方法都是不建议的。
说完孩子,我们再来说下另一个身体比较虚弱的人群: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老年人体质日益衰弱,容易成为各种疾病攻击的对象。老年人不仅仅在社会生活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合理用药问题上,老年人更是一个需要关心和帮助的特殊群体。老年人用药有什么原则?
老年人用药
五大原则
三类药物从小剂量用起
医生开诸如降压药、抗尿酸药、降糖药等以“降”为目标的药物时,常会叮嘱患者要从小剂量用起。一些药品的说明书中,也提到建议从小剂量开始服。这个过程其实是为了让身体逐渐“适应”药物,同时避免药物带来的伤害。
1.降压药
除了高血压危象和恶性高血压等急症高血压外,降压不宜过快,一般血压在服药后1~4周内逐渐下降,在1~3个月内稳定达标,对患者而言较好。如果血压下降过快、过低,心脑肾的血液供应会突然减少,易诱发心绞痛、肾衰竭、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所以服用降压药宜从小剂量开始。
2.抗尿酸药
治疗痛风时,降低尿酸的过程就像瀑布落下,落差越大,患者承受的压力和打击就越大。如血尿酸降低太快,关节里的尿酸就会在短时间内大量排出,不但会加剧患者的关节炎症,还会加重肾脏排泄尿酸的负担。因此抗尿酸药宜从小剂量开始服用,缓慢平稳降低尿酸最理想。
3.降糖药
降血糖也需要从小剂量用起,如果降血糖过快,易造成患者低血糖,严重时患者甚至会面临休克风险。
老年人的内脏功能随年龄的增加开始逐渐衰退,耐受能力降低,对血压、尿酸、血糖的突然下降会更加敏感,心脑血管意外、肝肾损害、低血糖风险大大增加,为安全起见,更应该从小剂量开始服药,然后根据血压、血尿酸、血糖的控制情况,逐渐调整用量,直到取得满意的效果。
选用降糖药需注意人群
药物降糖一直是糖友降糖的主要方式。不同的用药人群需要遵守不同的使用降糖药的原则。
1.降血糖时千万别忽视药物引起的低血糖,严重的低血糖可能会危及生命。低血糖有可能诱发心率失常、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对老年人及从事某些特殊职业的人,如驾驶、高空作业来说尤其危险。血糖的显著波动还会损伤血管、加速动脉硬化等,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2.对长期使用胰岛素注射的患者,尤其是对本身就伴有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体重增加也是一大困扰。众所周知,体重增加会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但很多人大概还不太清楚的是,体重增加会引起或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直接影响血糖控制的效果。
3.白癜风患者皮肤大阅兵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qiaomojiye.com/qyss/4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