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医院里
偶然看到
一位9周岁的小男孩
术前居然自己开着“保时捷”
在医护人员的带领下
提前抵达手术间里
等待医生护士准备手术
真是一位好样的小男子汉!
据了解,这位勇敢的小男孩是因为鞘膜积液,在爸妈的陪同下到泉州妇幼保健院·医院麻醉科手术室做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术。虽然只是一个微创的小手术,为了缓解小男孩术前的焦虑与恐惧,麻醉科的医生护士们在术前教会了他开“保时捷”,并让他“新手上路”开到手术室里“实习结业”。看到小男孩破涕为笑,不再紧锁小眉头,一旁的爸爸妈妈也跟着安心笑了。
“等我出院了,我就去考驾照,带着爸妈一起兜风。”大家都被这位活泼可爱的小男孩逗乐了。
改善就医环境
美化家属等候区
走进麻醉科的家属等候区,阳光正明媚。科室美化了外墙,设计了卡通主题的壁纸,添加些许童趣;座椅增设软垫,冬天在这里边坐着,显得温暖又惬意;科室应节布置了科室前台,增加节日氛围,拒绝“冷冰冰”的就医环境……
在家属等候区,你还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小玩具!术前等候期间,小孩子们可以玩玩具分散恐惧和焦虑。孩子不哭闹,家长更轻松!~
特别惹人注目的是等候区的麻醉机和电动玩具车。麻醉科肖全胜主任解释说,“为避免个别患儿在手术间里的应激反应,在等候区安置麻醉机,让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麻醉入睡后再移至手术间;比较配合的患儿我们就教会他开车并让他直接开到手术间去。”
家属等候区增设了多个显示器,对患者的手术信息动态实时显示,让家属能够及时了解到患者手术的进展,减少担忧。科室还会选播一些医疗科教宣传片、动画片、安神轻缓的音乐,让患者与家属更好地度过等候时间。
围术期的暖心举措
患者更舒适、安心
优化就诊流程
麻醉科从门诊开始,就在开单、收费、挂号、就诊等环节上作优化和简化,让患者少跑腿,争取只跑一趟、一站式办理,提升患者就医感受。
术前准备
麻醉科医生、护士会提前一天访视患者,了解病人心理状态、过往病史、手术史、过敏史等;
回答患者的疑问,指导患者如何配合,交代患者术前注意事项,对异常紧张的患者给予安定、镇静药,以调整患者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至最佳状态应对手术;
与手术医生沟通,了解手术方式,作与麻醉相关的体格检查,确认与手术医生的诊断是否吻合;
手术期间
手术前,麻醉科的医护人员会将患者提前接到麻醉恢复室,并有护士专门陪同,在等候过程中与患者聊天,给予一些必要的帮助。科室在细节处更加重视患者心理感受,减少患者术前“落单”等候的失落感和恐慌。
同时,麻醉科也减少了单次接病人数量,并提高接送频率。
在手术中,麻醉科为患者增加了保温举措:
用输液加温器加温液体至37℃~38℃再输液至患者体内;
购置了加温毛毯覆盖患者的非手术区,小小举动,细节暖心。
手术后
手术结束后,麻醉科会观察病人情况是否稳定,待病人苏醒后,医护人员会将病人护送到病房。
对于术后,伤口较大、疼痛明显的患者,会给予术后镇痛,以减轻伤口疼痛,推进“舒适化医疗”。
其他
科室还增设了一些暖心话语,比如消毒前提醒“冰凉、刺激”,扎针前提醒“刺痛、请忍一忍”,让患者有心理准备,起到安慰放松的作用。一切暖心举措,只为让病人在手术期间更平稳、舒适,减少应激,降低手术风险。
下一步,科室还将改进“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qiaomojiye.com/qyss/5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