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30日上午9点,医院泌尿外科再次上演“破镜重圆”。在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腹腔镜技术再获佳绩,此次手术是在已有的1例3岁患儿交通性鞘膜积液在腹腔镜下右侧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成功病例基础上,再次取得腹腔镜下左侧鞘状突高位结扎术圆满成功,此次选择患儿较第一例年龄更加小(2岁2月),手术部位为左侧,较右侧操作更加困难,麻醉技术要求更加高,对团队协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此次手术圆满成功进一步展示了医院泌尿外科团队与手术室麻醉科团队倾力协作,共同进步的团队协作精神,此次手术对幼儿麻醉技术是一个新的挑战,手术室麻醉科团队在袁军主任带领下,不负众望,与泌尿外科团队袁丹雄主任带领下,共同攻关,克服困难,迎难而上,为医院在小儿腹腔镜技术上再次添砖加瓦,为创建精准、微创、数字化、个体化泌尿外科技术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双袁”齐出,精彩上演了“破镜重圆”,为您圆出一个圆满的梦。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开放式手术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为石首本地区广大患儿家属带来福音,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继续发扬团队协助精神,把更加精湛的医疗技术奉献给广大石首人民,确实从患儿本身考虑,减轻患儿的痛苦,为患儿生命保驾护航!!!
小儿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成功解决了小儿精索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在传统开刀手术对幼儿损伤大、疤痕形成、术后恢复慢等不足。其手术主要优点如下:
1、皮肤不用缝针拆线,愈合后无明显瘢痕(俗称无瘢痕手术);
2、恢复快,术后无需药物治疗,小儿术后1-2天即可出院;
3、高清腹腔镜下视野清晰,可避免损伤输精管、精索及神经等重要组织,并可检查全腹腔;
4、能够发现患儿对侧鞘状突发育是否完整,对预防对侧精索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及时手术纠正。
患儿术前术后体表图片
传统手术切口大,体表疤痕明显。
患儿术中图片掠影
手术团队及麻醉团队掠影(由左至右依次为:温林主治医师、袁丹雄主任、袁军麻醉主任、田吕民麻醉医师、曾羿、朱颖、胡兆宇医师)
手术团队掠影(由左至右依次为:温林主治医师、张小群护师、袁丹雄主任、胡兆宇、朱颖、曾弈医师)
小儿精索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
睾丸从腹膜后间隙下降时,有两层腹膜构成的鞘状突亦经腹股沟管进入阴囊。正常情况下,在胎儿出生前后,上2/3的鞘状突完全闭合,睾丸部鞘状突形成一盲袋,包绕睾丸,被称为睾丸鞘膜。睾丸鞘膜内积聚少量液体,可起润滑剂的作用,供睾丸活动。如果先天性鞘膜囊内液量异常增多或鞘状突闭合反常,造成囊内液体积聚,就形成积液。另外,在鞘状突闭合正常时,由于睾丸、附睾感染,肿瘤、丝虫病或外伤等后天性因素引起鞘膜内液体量增多,也可出现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是男性常见的疾病。胎儿在胎龄第8—9个月时睾丸从腹腔降入阴囊,当睾丸降入阴囊后,从腹腔到阴囊的通路会关闭。如果不关闭,医学上又称为腹膜鞘状闭索不全。其结果是造成腹腔液体在腹压增高时流向阴囊,形成先天性交通性鞘膜积液。如果在精索部位,在腹腔与睾丸两端关闭则形成先天性精索鞘膜水囊肿。睾丸鞘膜积液还可由于睾丸、附睾的感染,外伤、肿瘤和血丝虫感染等疾病引起。
主要症状
1、少量积液可无症状。若积液巨大,则有阴囊下坠不适,或排尿及性功能障碍。
2、如为交通性鞘膜积液,则肿块大小可随体位的改变而改变。
3、阴囊部囊性肿块,透光试验(+),如鞘膜增厚,则透光试验(-)。
4、精索鞘膜积液,一般体积较小,位于睾丸上方。
5、睾丸鞘膜积液,如积液较多,则往往摸不到睾丸。
6、交通性鞘膜积液,囊肿的大小可随体位变化而变化。
袁丹雄副主任医师
袁丹雄,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三峡大学,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泌尿外科学术带头人,从事泌尿外科工作24余年。现任荆州市泌尿外科医学会委员,先后发表国家级优秀论文三篇《肾结核病诊治回顾》,《结石所致肾绞痛患者的急诊ESWL与综合治疗》,《尿路感染的诊治》。擅长输尿管镜碎石、经皮肾镜碎石、前列腺等离子电切、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后腹腔镜肾上腺瘤切除术、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后腹腔镜肾切除、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腹腔镜下肾盂切开取石术、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膀胱肿瘤电切术、肾肿瘤、前列腺癌、男性不育、男性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生殖感染疫病、男性生殖微创整形及周围血管疾病等技术。
门诊坐诊时间:每周一、周五全天。
联系
白点风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qiaomojiye.com/qyss/3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