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开上面“净阳佛医”,进入
不论是针还是灸,都是针对孔穴进行的,而穴也就是“点”,艾热必须作用在孔穴的一点上,效果才能发挥,感传才能出现,使气至病所。在目前的某些灸具中,与其说是灸具,不如说成是暖炉,因为只有面的作用,决无点的功效。而感传作用也就无从出现。光电作用的灸法,是可能有“点”的作用,但又丧失了艾的效果,故两者均不能与传统灸法相比。
灸法决不仅是热的物理作用,更需要有艾的药理作用,使药理与物理互相结合,方能相得益彰,而发挥最大的治疗作用。这样既要求以艾为热源,而又害怕燃艾的烟尘,而在灸具与灸的改进时,就未免使人棘手!因此我们所说的对灸疗工具的更新与改革,乃是在传统灸法基础上的更新与改革,决不是指在光电学方面而言,当然也不排除光电在这方面的辅助作用。故尔对新的灸具的要求:第一热源不能离开艾;第二燃艾不能有烟;第三结构要简单轻巧,用途能广泛,适用于身体的各个部位与不同病种;第四要能进入千家万户,人人能用,人人会用,既能用于治病,又能用于防病。个人在这方面,虽然也做了一点工作,但距离上述要求还很远,需要我们一代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一平凡而伟大的历史任务!(编者注:艾艾贴灸法,除了艾烟,已经达到了周老的心愿)
目前有不少人与许多教材,均认为灸法对慢性病为有效,而对急性病就不适宜,所谓“急性病宜针,慢性病宜灸”,似乎已是深入人心。这种认识是极其片面,埋没了灸法的主要功能。须知凡是病程愈短,病势愈急,则收效愈速,反之则较慢,近年来作者应用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所取得的显效,更是有力的证明。
灸针对功能性疾病有效,对器质性疾病则根本无效。这也是目前所公认和有商讨余地的,病理的机能和器质改变,是彼此结合的,并不是凝固和僵化的什物。只要机能和器质之间的联系未曾割裂,器质改变未达到不可逆的程度,则器质改变也可得到恢复、改善和消除。鸡眼与痣瘊,被称为良性肿瘤,通过针灸能使其脱落,这也是公认的事实。在腹股沟疝的患者,不仅可以促进疝内容的回复,而且还可以减少其发作。他如鞘膜积液、痔疾、翼状胬肉,及鼻瘪肉等,也能使症状有明显改进。至于颈淋巴结核、甲状腺肥大,应用灸针疗法而获效,更是不在话下。如果能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改进和提高也许能走出一条新路!(摘自周楣声《灸绳》选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qiaomojiye.com/qycr/10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