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治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中医十大名方之五苓散:太多妙用此前不知
源自《伤寒论》的五苓散,中医十大名方之一,具有温阳化气、利湿行水的功效。流传至今,五苓散依旧常用。但五苓散的作用,很多人却未真正全部领悟,尤其当看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恍然大悟:原来五苓散的功效那么强大,此前都不知!具体有哪些功效?不妨一起来看看吧!
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5.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6.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7.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8.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
9.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1.渴而小便少,或腹泻,或眩晕,或头痛,或发热,或心下痞满,或脐下悸,或烦躁,或汗出(自汗、盗汗),或水肿,或脱发,或水痘,或疮疹,或遗尿者……
2.渴,饮水即吐者。
3.少儿发热而呕吐腹泻者。
4.汗出,渴者。
5.醉酒,舌苔滑腻者。
6.舌苔白厚腻或黄厚腻(其他方证也可见到此舌苔,当随证治之,治其主证则舌苔自消失,不过,见此舌苔,用五苓散的机会较多)。
7.腹泻,矢气多者。
8.多渴多尿,舌苔白滑者。
9.渴,苔白滑者。
10.带状疱疹(合小柴胡汤加荆芥、防风)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合小柴胡汤加荆芥、防风)。
11.湿疹,渗出液多,痂皮厚者(加薏苡仁)。
12.心下悸,吐涎沫,小便不利,头眩者。
13.眼病多泪,舌苔水滑者。
14.少儿阴头水肿,及阴囊红肿,而小便短涩者(加小茴香)。
15.水土不服,口渴,头痛,腹胀者。
16.黄疸,用茵陈蒿汤无效者,用五苓散合茵陈蒿汤即效。
17.痛风,苔黄腻者(加黄柏)。
18.渗出性胸膜炎,体弱不任攻泻者。
19.肠鸣,腹胀,有水湿者。
20.头痛、面痛(三叉神经痛),舌苔白厚而腻者。
21.面部或四肢的皮肤或黏膜局限性水肿,水肿可移动而出没,按压无凹陷者。
22.三叉神经痛(加蜈蚣、僵蚕、全蝎)。
23.偏头疼,口渴、小便不利者。
24.婴儿苔癣。
25.眼病,常流泪,渴而小便不利者。
26.眼病,舌苔白腻者。
27.眼病,渴而小便不利者。
28.小儿传染性软疣(加薏苡仁)。
29.阴囊水肿(加车前子、木通)。
30.妇人从阴道排出大便者。
31.夜盲症(加夜明砂)。
32.晕车晕船,舌苔润滑者。
33.心下痞满,而水入口即吐者。
34.胸胁苦满,而水入口即吐者。
35.中暑,发热、头痛、呕吐、腹泻、小便不利、口渴者。
36.疝而腰不能伸,诸药无效者(加小茴香)。
37.脱发或秃头病,口渴、小便不利者。
38.剧烈的三叉神经痛,烦躁,属阳证者。
39.水肿或腹水,吐涎沫者,属阳证者。
40.汗多,口渴,小便不利,心悸亢进者。
41.剧烈头痛,或呕血,服对证之方不效者。
42.儿童遗尿,口渴,小便不利者(合麻杏甘石汤)。
43.带状疱疹。
44.小儿鞘膜积液。
45.儿童脑积水(加荷叶、升麻)。
46.颅内压增高而头痛、呕吐、口渴、小便不利者(加荷叶、升麻)。
47.久泻,舌苔腻者。
48.久泻,肠鸣者。
49.腹胀,舌苔腻者。
50.便秘,舌苔黄腻者。
51.腹泻清水,小便不利者。
52.眩晕,或咳嗽,或吐泻,舌苔黄腻者。
53.眩晕,渴而小便不利者。
54.腹胀,小便不利者。
55.吐泻,渴而小便不利者。
56.吐泻,舌苔厚腻、小便不利者。
57.小儿吐泻,发搐者。
58.腹泻,小便不利,舌苔滑者。
59.口渴,小便不利,汗多,心下痞者。
60.头痛,腹软弱,腹部有振水音者。
61.头痛,心下痞满,但按之软,有振水音者。
62.头痛,上腹有振水音,口渴者。
63.头痛,肠鸣者。
64.痒疹,水疮严重者。
65.汗出而渴,脉浮数,小便不利者。
66.口甘,或口酸,舌苔白腻或黄腻者(加黄芩、黄连、栀子、黄柏)。
67.血糖低,舌苔白腻者(方中白术改用苍术)。
68.不宁腿综合征,舌苔白腻者(用苍术)。
69.五更泻,舌苔白腻者(用苍术)。
70.狂言烦躁不安,渴而小便不利者。
71.斑秃。
72.全秃。
73.少年白发。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夫膀胱者,津液之府,气化则能出矣。邪热入之,与水合化为病……泽泻得二苓下降,利水之功倍,则小便利,而水不蓄矣。白术借桂上升,通阳之效捷,则气腾津化,渴自止也。若发热不解,以桂易桂枝,服后多服暖水,令汗出愈。是知此方不止治停水小便不利之里,而犹解停水发热之表也。
《伤寒论疏义》:此方术、泽、二苓,以行水,藉桂枝之辛散,和肌表以解微热,外窍通则内窍利,邪水去而新液生,微热、消渴于是霍然矣,此两解表里之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qiaomojiye.com/qyzz/7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