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较好 http://pf.39.net/bdfyy/tslf/作者:溪边愚人
转载:加拿大和美国必读
最近频频发生一个又一个针对亚裔的暴力袭击,亚特兰大地区三家按摩院发生的连环枪杀更让亚裔人人自危。因为今天遭受危险的是按摩店,明天可以是餐馆,后天就可以是任何店家。曾经淡定的人现在也大多感觉到了威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歧视再一次成为美国华人社区的话题。而只要谈到歧视,就必然会有人提AA(AffirmativeAction,平权法案)。也没错,美国大学目前AA的操作方式确实有歧视的成分。那么,今天就把避不开的AA话题与当前愈演愈烈的对亚裔的歧视甚至仇恨一起来谈,从方方面面谈,来个大杂烩,谈谈华人反歧视反仇恨的道路怎么走。年,美国签署“排华法案”,一个洗衣精商家的种族歧视广告宣称:有了这种洗衣精,华人就失去用处,必须离开。说AA:亚裔到底是受益还是受害?实话实说,我们亚裔是美国《民权法案》和《平权法案》的极大受益者,特别是早期。没有这一系列法案,包括《移民和国籍法》(theImmigrationandNationalityAct)修正案,不要说藤校亚裔名额不会从原本的忽略不计提高到20%以上,我们这一批批人的留学梦也永远只能是梦,因为在此之前中国人每年的移民名额少到可以忽略不计。后来我们变成了AA的“受害者”,是因为“成功”的亚裔遇上了玻璃天花板,不仅仅是藤校的录取,其它所有的地方都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当然是歧视的因素在作怪啦。美国社会还没有准备好亚裔(华人)可以出人头地到如此地步,就这么简单。有些事情不一定是明确以打压亚裔为目标,而是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作为。如果哈佛招收的学生一半是亚裔,校方一定会认为有什么地方不对头。所以,亚裔的名额绝对不是因为照顾黑人才减少了,而是无论如何就只能这么多。哈佛大学的Widener图书馆。如果您仔细去分析美国藤校录取学生人数的数据图表,不难发现,亚裔学生和白人学生的曲线走向是正好相反的:亚裔的往上走一点,白人的就往下跌一点,亚裔的跌下去,白人的就高上去。我们不妨看一个大学招生的假设数字游戏。这里我只把学生分为三个族群:白人,黑人和亚裔。这样说话比较简单,可以认为其他族裔都“自动”归入这三个族裔中的一个,比如西班牙裔可以认为是与黑人一起考虑了。我们假设学校共招收个学生,分别以下面的方式分配。(1)大学以“正常”状态招生,不照顾任何人也不压制任何人,最后结果是:5个黑人,40个亚裔,55个白人。(2)大学以现在的AA方式招生,结果就变成:15个黑人,20个亚裔。现在白人变成多少了?65个!所以,目前从AA中获益的不仅是黑人,同时还有白人。虽然我这里的数字是假设的,但不是空穴来风,目前藤校的招生情况大致就是如此。从侧面证明了这个假设的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对和年招生情况的一个内部调查报告,其结论为:学校招生时给申请人的评分是带有偏见的,黑人和白人学生分数偏高,亚裔学生则是偏低。如果完全公平地给分的话,以年为例,黑人多招了人,西班牙裔多招了41人,白人多招了98人,亚裔少招了人。问题是,照顾黑人和西班牙裔是有道理的,也是应该的。照顾和提拔弱势群体是一个文明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但是,白人被照顾是怎么回事呢?这和AA有关吗?细审AA,实践与大法官裁决背道而驰AA的目的是照顾弱势群体。怎么照顾呢?年最高法院对Bakke诉加州大学的判案是确认AA合法地位的第一个里程碑。作为多数意见书之一,大法官LewisF.PowellJr.的裁决意见被后来的法庭反复引用,至今没有过时,可认为是AA平权的奠基石。可惜该意见书特别说明的照顾少数族裔时必须遵循的细节却被人忽略了:"这样的程序在招生过程中将每个申请人都看成独立的个体。最底部的申请人会被另一个因族裔背景得到‘加分’的人取代,但不会仅仅因为他肤色或姓氏不对而不被考虑录取。"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大法官的意思:如果是录取个人,那就丝毫不考虑族裔因素地把申请人按招生标准做一个优劣排列,找出最前面的人。然后在这人之外去找有潜质,可以考虑被照顾的少数族裔申请人。假设这样的人有5个,那就是人中排在96到的那5个人被取代。这里有两个关键点。第一,只有被照顾的人才被考虑族裔因素,其余的人不应该受族裔因素的影响。第二,被取代的必须是排在最底部的人,不可以随便决定取代谁。非常佩服大法官的透彻,好像他早就预料到事情会如何发展。的确,现在的做法完全是背道而驰:所有人都被考虑了族裔因素,被取代的似乎也不是最底部的。当然,现在的理由不同了,是为了多元,而且是用整体评分,自然就是和每个人的族裔因素都有关系了。那么,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说歧视:华人需要反的是歧视不是AA如果学校实施AA政策的具体实践方式不对,那么改过来就是了,对不对?事情真是那么简单就好了。大学录取方式有过多次变化。像哈佛这样的一流私立大学,最早期的招生顺序是“根据他们(指学生)的家庭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来确定的”。改为用考试成绩招生后,曾经要考拉丁文和希腊文,因为只有私立贵族学校才有学拉丁文和希腊文的机会。其目的就是为贵族子弟入学创造条件。一篇标题为“精英大学的录取方式就是用以保护特权的”《大西洋月刊》文章。照片为耶鲁大学年完全由白人组成的橄榄球队队员合影。当时的学生组成也是如此。(《大西洋月刊》网站截屏。)进入20世纪后,哈佛的犹太学生越来越多,因为犹太学生特别擅长考试。时期担任校长的A.劳伦斯·洛厄尔(A.LawrenceLowell)认为“限制犹太学生的人数对学校的生存至关重要”,他提出用配额制。不过,具体实施时,哈佛监督委员会采用了整体评分的系统。现在也许不再需要防范犹太人了,但这个工具依然可以用来对付任何情况的需要。当哈佛决定对犹太学生采取限制措施时,犹太学生的占比已经高达21%。有没有感觉这个数字很熟悉?哈佛的举动说明,学校嘴里说的未必是心里想的,真正做的也很可能不是他们声明的。大学录取的那把尺子是学校定制的,而且随时可以换新。当初可以从单纯看考试分数改成看整体评分,现在也可以从整体评分中把SAT/ACT拿掉,让考试成绩的比重大大降低。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这样的变化趋势了。这也说明了,我们需要反的是歧视,不是AA。如果这个社会还不接受一种状态——比如亚裔占藤校学生很高的比例——就会以各种方式抵制这种状态的出现。这种抵制有时是有清晰目标的,但更多时候可能是出自潜意识。我们需要改变的是人们的思维和意识形态。只有这样的改变才会造成整个社会环境的改变。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们曾经是AA的受益者,现在还有弱势群体需要AA,上车关门的事情做不得。相反,我们应该学习犹太人的政治智慧,在帮助弱势群体方面做出额外的付出,以此作为改变大环境的起点。犹太人应该成为我们的楷模其实犹太人与华人蛮像的。犹太人的精明是出了名的。二战前的犹太人并不关心政治和他人,甚至不关心自己族裔的人,也不团结。可以说,他们只关心个人的利益,只知道赚钱。当居住德国的犹太人惨遭迫害时,几乎没有其他犹太人伸出援手。当然,那时候没有人意识到事情会向怎样的方向发展,发展到怎样的程度。等到人们明白过来,已经没有人能救援了。二战后,经历了惨绝人寰的灭族之灾的犹太人真正学了一堂课,他们紧紧地抱成团,把世界上任何地方犹太人的事情都看成自己的事情,不惜代价、不计成本地全力以赴。很多侨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同时持有以色列护照,包括他们的孩子。男孩子满18岁后还去以色列服兵役。其实犹太人里面细分的话,族裔因素相当复杂,也不乏矛盾冲突。但没有人能够否定犹太人是世界上少有的最团结的族裔之一。犹太人最让人敬佩的是学会了政治上的大智慧:他们不仅自己团结,还努力去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尤其可嘉的是,他们团结的方式是努力为其他弱势群体争取利益。、年代黑人争取民权时,不少白人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其中绝大部分,尤其是冲在最前面的,是犹太人,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川普上任后推出“禁穆令”时,犹太人立即主动喊出了“今天我们都是穆斯林!”的口号。最近华人社区受到严重暴力威胁后,有人感慨道,最先收到的表示支持的电子邮件就来自犹太人组织,而且是多个邮件,分别来自多个犹太组织。是历史教训让犹太人懂得了,维护所有人的权利,才是最有效地保护自己权利的手段。帮人就是帮己的道理,在这里应该是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所以,华人哪怕是为了自己,也不能再只顾自己了。黑人和华人的确有部分人相互歧视,但这正是我们需要摒弃的说到团结所有弱势群体,不少华人的第一反应是对黑人有看法。在他们看来,最近暴力袭击亚裔的全是黑人;黑人对华人社区非常不友好。但是,这不是一幅完整的图画。第一,所谓暴力袭击亚裔的全是黑人是错误信息。已经有很多报道和数据表明,仇恨亚裔犯罪来自白人的更多。但是,这不是我们应该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qiaomojiye.com/qyyy/8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