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的成长发育是每个家长都关心的问题,那么关于1至3个月的婴幼儿的成长有哪些问题是常出现的呢?
湿疹
??婴儿湿疹大多数起病于1-3个月,表现为在头面部有小红丘疹或红斑,重的小水泡或糜烂。一般6个月自然减轻,大多数1岁半后自愈。
?轻的不用治疗。母亲避免吃鱼虾等食物,不要过度喂养,不用洗液或肥皂清洗湿疹部位。经常使用皮肤湿润产品的乳剂和霜缓解皮肤干燥和瘙痒。必要时涂少量湿疹软膏。重的找皮肤科医生治疗。
腹泻
???母乳喂养的小婴儿排便次数一直较多,大便黄绿色,稀糊状,有奶瓣,但孩子精神食欲好,体重增长正常,则属于正常现象。添加辅食后,大便会好转。如果排出大便水分过多,次数比以前增加,称腹泻。2-3个月婴儿常见腹泻的原因可能是母乳分泌量突然增加,食入奶量过多引起。人工喂养儿,可将配方奶调稀一些,或将不应加的米粉等食品去掉,大便就会好转,如果腹泻加重,大便有脓血,应尽快找医生诊治。
攒肚和便秘
??攒肚:2-5天排一次软便。有的孩子在2-3个月时2-3天甚至5天不排大便,但排出的大便是黄色软便,没有排便困难现象,不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家长不用担心,这属于正常现象,不用处理。
???便秘:多见于人工喂养儿,大便干燥,排出困难,大便次数减少。有时粪便上带有血丝或粘液,并引起肛门疼痛,排便时哭闹不安。
???处理方法:两次奶之间,喂些果汁或菜汁,定时把大便,养成排便习惯。也可以吃益生菌或益生元制剂,必要时,用开塞露注入肛门通便。
????严重便秘要除外肠道畸形。
脐疝和鞘膜积液
?脐疝:小儿脐眼突出,形成球型软囊,可压回称脐疝。是腹直肌发育不完善引起,没有危险。在生后几个月,最晚2岁以内自行闭合,不需要治疗。用硬币等包扎方法,既无效果又可能损伤皮肤,不宜采用。
?鞘膜积液:用电筒光照射阴囊时,透光好。如果透光不好,可能腹股沟疝,应找医生治疗。
不明原因的哭闹(绞痛)
?大约有1/5的婴儿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现象。在生后2-4个周开始,在下午6点到午夜出现哭约3小时,表现为难以安慰的哭闹,伸腿或蹬腿,腹部鼓胀,排气。在不哭的时候,孩子的吃奶精神都很好。这种情况,父母不必惊慌。一般到3个月逐渐减少和停止。初次发作时,可能需要医生排除肠套叠或疝气等疾病的可能。
这种绞痛的原因至今不明。下面的方法可能有一种会有效。
?母乳喂养儿,母亲不吃奶制品、辣椒、咖啡或洋葱等有刺激性的食物。对食物过敏引起的哭闹的婴儿,1-2天绞痛停止。
?抱婴儿走动和轻轻摇动,通过节律性运动和身体接触帮助他入睡,但要避免激烈抖动婴儿以免脑损伤。
?孩子包裹在毯子中,是他感到温暖和安全。
?将孩子腹部放在膝关节上,然后轻轻揉他后背,对腹部压力有助于缓解疼痛。
头型、前囟大小和偏头
??婴儿头的大小有个体差异,不同月龄头围均有正常范围。头围增长速度是否正常更加重要。
?每个人的颅骨数量都是一样的,但骨缝的对接在婴儿期,有的比较平,有的在接缝处比较凸出,通常以后会变平。
???前囟一般在1岁半左右闭合。有的婴儿在生后头几个月前囟较小,甚至接近闭合,如果头围正常,并继续增长,智力表现正常,家长不必担心。因为婴儿的骨缝未愈合,头颅还在继续生长,说明大脑继续在发育,不会影响今后的智力。
??偏头:婴儿颅骨较软,受压部位不均匀,会出现偏头。如果婴儿总是一个方向睡,出现头部不对称。时间长了面部也会不对称,影响美观,要注意变换婴儿睡的方向,帮助他摆正姿势。用荞麦皮枕头,垫住压扁的头骨,是凸起的部位受压,逐渐纠正偏头。
不爱吃奶了
??3个月左右的婴儿突然不爱吃奶了,但能喝些水。首先,应排除发烧、腹泻、呕吐或精神不好等问题。如果没有什么病,可能原因是奶吃多了。原来,不到3个月的婴儿不能完全吸收配方奶中的蛋白。即使奶吃多时,也不会引起蛋白质吸收多,而加重肝、肾的负担。但到3个月时,从奶中吸收的蛋白质的能力增加,从而加重肝、肾的工作量,时间长了会造成“疲劳”。表现为食欲下降,不爱吃奶了。对于这种婴儿,可将奶对稀一些或婴儿似睡非睡时喂奶。
婴儿暂时吃奶少的时候,只要喝水充足,一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十天半月后等肝脏和肾脏得到充分休息后而恢复功能,又会喜欢吃奶了。
◆◆◆◆◆
家长学校
6月24日下午15:30—16:30,医院在二楼将特别为爸爸妈妈们开设一堂《婴幼儿常见的问题和处理》课程,将指导爸爸妈妈们如何科学孕育健康宝宝。
??名额仅限30名,到场即送精美礼品一份。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qiaomojiye.com/qyyy/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