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肥胖问题日益严峻儿童肥胖是怎样造成的?父母胖,孩子就一定胖吗?小时候胖不算胖,真的是这样吗?超重or肥胖,究竟咋判断?儿童肥胖的发生和流行受遗传、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遗传因素、膳食结构的改变,身体活动的减少及不健康饮食行为都会增加肥胖的发生风险。
儿童肥胖错在谁?
一般情况下,父母中有一方胖的,孩子将来胖的几率是25%,父母双方都胖的,孩子将来发生肥胖的概率有50%~70%。对于体重的控制,要从两方面做起。一方面是吃,也就是能量的摄入。超重肥胖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能量的摄入大于能量的消耗。能量主要是从食物当中来的,食物中三大供能营养素可以提供能量,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能量的消耗主要靠各种各样的活动和运动。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由于还处于生长发育中,因此能量的需求应该保持一个正平衡,也就是吃进去的能量,要大于消耗的能量,这样才能保证身高、体重正常的增长。因此,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不能过度限制他的进食。但是也不能吃得过多,出现超重肥胖。
小时候胖不算胖,是真的吗?
很多人认为小时候胖的话,到成年以后就不会胖了。研究发现,肥胖发生越早,成年时越容易肥胖。另外,在超重肥胖儿童当中,一些慢性病指标已经显现,肥胖超重孩子的血压、血糖、血脂的水平还有患代谢综合症的危险性,都比正常体重的孩子要高。因此,对于慢性病的防控,应该提前,至少应该提前到儿童、青少年。如果条件允许,可提前到怀孕期间,慢性病的防控应该是越早越好。超重or肥胖,究竟咋判断?肥胖的判定可以使用BMI,体质指数。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是目前判别超重肥胖最常用的指标。对于我国成人来说,BMI≥24kg/m2为超重;BMI≥28kg/m2,则是肥胖。
谁是儿童肥胖罪魁祸首?
不吃早餐。不规律进食早餐,或早餐食物种类单一,会增加超重肥胖等相关慢性病的风险。常吃快餐。我国儿童快餐食用率较高,尤其是西式快餐。长期食用高盐、高糖和高脂肪快餐,是诱发超重、肥胖的因素之一,食用越是频繁,肥胖率越高。爱喝甜饮料。摄入含糖饮料会增加孩子患上龋齿、肥胖的风险。除了膳食因素,我国儿童普遍身体活动不足、睡眠不足也是重要的“肥胖因素”。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学龄前儿童每天要睡13个小时以上,小学生每天至少要睡10个小时。因此,学校、家长和社区应该配合起来,积极培养儿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肥胖对健康有什么危害?
肥胖儿最大耐受时间、最大氧消耗低于正常儿童,肌肉水平有氧代谢能力弱、效率低。超重肥胖儿童患高血压的危险度是正常体重儿童少年的3~4倍,且血脂出现异常,成年后患糖尿病和冠心病的风险也大大增加。以外,肥胖还会影响儿童青春期发育,危害呼吸系统及骨骼,对心理、行为、认知及智力产生不良影响,并诱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癌症等。
儿童究竟该怎么吃?
快餐、爆米花、可乐等最好不要多食用,特别要注意的是减少在外就餐次数,少吃甜食、快餐食品,避免高糖、高油、高盐。要做到合理膳食、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做到每天吃水果蔬菜,常吃奶类、豆类及豆制品;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等。
适合儿童运动减肥的方式有哪些?
保证每天至少活动60分钟,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做到运动强度、形式的多样化、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至少进行3次高强度身体活动,如长跑、游泳、打篮球等,3次抗阻力运动,如俯卧撑、引体向上等;要让儿童了解久坐不动和长时间视屏带来的危害,每坐1小时就要进行身体活动,每天视屏时间不超过2小时,且越少越好。/end近期热点文章:你对多动症有多少了解?是否存在这五大误区呢?万万没想到!孩子得了抽动症,病因却出在妈妈身上!多动症儿童,并不是缺乏管教导致的!宝宝发育迟缓的预警迹象;家长一定要注意儿童自闭症危害知多少?请勿错过最佳治疗医院邀您共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qiaomojiye.com/qyyy/6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