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儿鞘膜积液 > 鞘膜积液原因 > 我们与恶的距离多读两页
当前位置: 小儿鞘膜积液 > 鞘膜积液原因 > 我们与恶的距离多读两页
是魔宙的故事分享栏目
由老金或徐浪分享自己喜欢的好故事
让你在娱乐的同时,获得超越人生经历的体验
大家好,我是金醉。
今晚是「多读两页」,分享一篇短故事:《罗生门》,作者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
这篇小说写于年,是根据日本传统故事集《今昔物语》中的小故事改编的。
很多人知道这个名字,或者看过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至少,你在新闻里见过“罗生门”这个词。
实际上,电影《罗生门》里的故事和小说《罗生门》不太一样。电影《罗生门》讲的是一件复杂的案件,不同人对一件事的真相有不同说法,引人深思。
后来,“罗生门”这个词在中文里专门表示众说纷纭、扑朔迷离的意思。
小说《罗生门》讲的则是件很小的案子,小到没有强烈的暴力场景——虽然,这件事发生在一个堆满腐臭尸体的环境里。
这个堆满尸体的地方就是罗生门。罗生门,真的是一座大门,准确的叫法应该是“罗城门”,在日文汉字中写作“罗生门”三个字。这个地方是七世纪日本皇都平安京(今京都)首都城的正门。
图中残破的是电影《罗生门》里的罗城门,下面是它的复原图。
这个案件,就发生在罗生门的城楼上。当时,日本连年遭遇地震、台风、大火等灾难,罗生门残破不堪,无人打理,谁家死了人都丢在城楼上。
一座城楼盛满了死尸,可以想象是什么样子。
这是一种极端环境。我在故事里说,人一旦身处极端环境,则可能做极端选择。
但所谓极端选择,很多时候也不是非选择不可,善恶就在一念之间。
之所以分享这个故事,就是因为,我觉得它把“一念之间”写得透彻极了。
所以,即使你读过,不妨再花十分钟回味一遍,想必还能有新体会。
你对“罗生门”一词,大概会有更多的理解吧。
罗生门
作者:芥川龙之介
译者:楼适夷
某日傍晚,有一家将,在罗生门下避雨。
宽广的门下,除他以外,没有别人,只在朱漆斑驳的大圆柱上,蹲着一只蟋蟀。罗生门正当朱雀大路,本该有不少戴女笠和乌软帽的男女行人,到这儿来避雨,可是现在却只有他一个。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数年来,接连遭了地震、台风、大火、饥馑等几次灾难,京城已格外荒凉了。照那时留下来的记载,还有把佛像、供具打碎,将带有朱漆和飞金的木头堆在路边当柴卖的。
京里的情况如此,像修理罗生门那样的事,当然也无人来管了。在这种荒凉景象中,便有狐狸和强盗来乘机做窝。甚至最后变成了一种习惯,把无主的尸体,扔到门里来了。所以一到夕阳西下,气象阴森,谁也不上这里来了。
倒是不知从哪里,飞来了许多乌鸦。白昼,这些乌鸦成群地在高高的门楼顶空飞翔啼叫,特别到夕阳通红时,黑魆魆地好似在天空撒了黑芝麻,看得分外清楚。
当然,它们是到门楼上来啄死人肉的———今天因为时间已晚,一只也见不到,但在倒塌了的砖石缝里长着长草的台阶上,还可以看到点点白色的鸟粪。
这家将穿着洗旧了的宝蓝袄,一屁股坐在共有七级的最高一层的台阶上,手护着右颊上一个大肿疱,茫然地等雨停下来。
图为年版电影《罗生门》剧照。
说是这家将在避雨,可是雨停之后,他也想不出要上哪里去。照说应当回主人家去,可是主人在四五天前已把他辞退了。
上边提到,当时京城市面正是一片萧条,现在这家将被多年老主人辞退出来,也不外是这萧条的一个小小的余波。所以家将的避雨,说正确一点,便是“被雨淋湿的家将,正在无路可走”。
而且今天的天气也影响了这位平安朝家将的忧郁的心情。从申末下起的雨,到酉时还没停下来。家将一边不断地在想明天的日子怎样过———也就是从无办法中求办法,一边耳朵里似听非听地听着朱雀大路上的雨声。
雨包围着罗生门从远处飒飒地打过来,黄昏渐渐压到头顶,抬头望望门楼顶上斜出的飞檐上正挑起一朵沉重的暗云。
要从无办法中找办法,便只好不择手段。要择手段便只有饿死在街头的垃圾堆里,然后像狗一样,被人拖到这门上扔掉。倘若不择手段哩——家将反复想了多次,最后便跑到这儿来了。
可是这“倘若”,想来想去结果还是一个“倘若”。原来家将既决定不择手段,又加上了一个“倘若”,对于以后要去干的“走当强盗的路”,当然是提不起积极肯定的勇气了。
家将打了一个大喷嚏,又大模大样地站起来,夜间的京城已冷得需要烤火了,风同夜暗毫不客气地吹进门柱间。蹲在朱漆圆柱上的蟋蟀已经不见了。
家将缩着脖子,耸起里面衬黄小衫的宝蓝袄子的肩头,向门内四处张望,如有一个地方,既可以避风雨,又可以不给人看到能安安静静睡觉,就想在这儿过夜了。
这时候,他发现了通门楼的宽大的、也漆朱漆的楼梯。楼上即使有人,也不过是些死人。他便留意着腰间的刀,别让脱出鞘来,举起穿草鞋的脚,跨上楼梯最下面的一级。
过了一会,在罗生门门楼宽广的楼梯中段,便有一个人,像猫儿似的缩着身体,憋着呼吸在窥探上面的光景。楼上漏下火光,隐约照见这人的右脸,短胡子中长着一个红肿化脓的面疱。
当初,他估量这上头只有死人,可是上了几级楼梯,看见还有人点着火。这火光又这儿那儿地在移动,模糊的黄色的火光,在屋顶挂满蛛网的天花板下摇晃。他心里明白,在这儿点着火的,决不是一个寻常的人。
家将壁虎似的忍着脚声,好不容易才爬到这险陡的楼梯上最高的一级,尽量伏倒身体,伸长脖子,小心翼翼地向楼房望去。
果然,正如传闻所说,楼里胡乱扔着几具尸体。火光照到的地方挺小,看不出到底有多少具。能见到的,有光腚的,也有穿着衣服的,当然,有男也有女。这些尸体全不像曾经活过的人,而像泥塑的,张着嘴,摊开胳臂,横七竖八躺在楼板上。只有肩膀胸口略高的部分,照在朦胧的火光里;低的部分,黑漆漆地看不分明,只是哑巴似的沉默着。
一股腐烂的尸臭,家将连忙掩住鼻子,可是一刹那,他忘记掩鼻子了,有一种强烈的感情,夺去了他的嗅觉。
这时家将发现尸首堆里蹲着一个人,是穿棕色衣服、又矮又瘦像只猴子似的老婆子。这老婆子右手擎着一片点燃的松明,正在窥探一具尸体的脸,那尸体头发很长,量情是一个女人。
松树枯死后老化腐蚀后,油脂渗透到木质里,经过长时间的自然催化作用,所形成的可燃物质。多用来引火,燃烧后发出浓郁的松香。
家将带着六分恐怖四分好奇的心理,一阵激动,连呼吸也忘。照旧记的作者的说法,就是“毛骨悚然”了。老婆子把松明插在楼板上,两手在那尸体的脑袋上,跟母猴替小猴捉虱子一般,一根一根地拔着头发,头发似乎也随手拔下来了。
看着头发一根根拔下来,家将的恐怖也一点点消失了,同时对这老婆子的怒气,却一点点升上来了——不,对这老婆子,也许有语病,应该说是对一切罪恶引起的反感,愈来愈强烈了。
此时如有人向这家将重提刚才他在门下想的是饿死还是当强盗的那个问题,大概他将毫不犹豫地选择饿死。他的恶劣之心,正如老婆子插在楼板上的松明,烘烘地冒出火来。
他当然还不明白老婆子为什么要拔死人头发,不能公平判断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不过他觉得在雨夜罗生门上拔死人头发,单单这一点,已是不可饶恕的罪恶。当然他已忘记刚才自己还打算当强盗呢。
于是,家将两腿一蹬,一个箭步跳上了楼板,一手抓住刀柄,大步走到老婆子跟前。不消说,老婆子大吃一惊,并像弹弓似的跳了起来。
“呔,哪里走!”家将挡住了在尸体中跌跌撞撞地跑着、慌忙逃走的老婆子,大声吆喝。老婆子还想把他推开,赶快逃跑,家将不让她逃,一把拉了回来,两人便在尸堆里扭结起来。胜败当然早已注定,家将终于揪住老婆子的胳臂,把她按倒在地。那胳臂瘦嶙嶙地皮包骨头,同鸡脚骨一样。
“你在干么,老实说,不说就宰了你!”家将摔开老婆子,拔刀出鞘,举起来晃了一晃。可是老婆子不作声,两手发着抖,气喘吁吁地耸动着双肩,睁圆大眼,眼珠子几乎从眼眶里蹦出来,像哑巴似的顽固地沉默着。
家将意识到老婆子的死活已全操在自己手上,刚才火似的怒气,便渐渐冷却了,只想搞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便低头看着老婆子放缓了口气说:
“我不是巡捕厅的差人,是经过这门下的行路人,不会拿绳子捆你的。只消告诉我,你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在门楼上,到底干什么?”
于是,老婆子眼睛睁得更大,用眼眶红烂的肉食鸟一般矍铄的眼光盯住家将的脸,然后把发皱的同鼻子挤在一起的嘴,像吃食似的动着,牵动了细脖子的喉尖,从喉头发出乌鸦似的嗓音,一边喘气,一边传到家将的耳朵里。
“拔了这头发,拔了这头发,是做假发的。”
一听老婆子的回答,竟是意外的平凡,一阵失望,刚才那怒气又同冷酷的轻蔑一起兜上了心头。老婆子看出他的神气,一手还捏着一把刚拔下的死人头发,又像蛤蟆似的动着嘴巴,做了这样的说明:
“拔死人头发,是不对,不过这儿这些死人,活着时也都是干这类营生的。这位我拔了她头发的女人,活着时就是把蛇肉切成一段段,晒干了当干鱼到兵营去卖的。要是不害瘟病死了,如今还在卖呢。她卖的干鱼味道很鲜,兵营的人买去做菜还缺少不得呢。她干那营生也不坏,要不干就得饿死,反正是没有法子嘛。你当我干这坏事,我不干就得饿死,也是没有法子呀!我跟她一样都没法子,大概她也会原谅我的。”
老婆子大致讲了这些话。
家将把刀插进鞘里,左手按着刀柄,冷淡地听着,右手又去摸摸脸上的肿疱,听着听着,他的勇气就鼓起来了。这是他刚在门下所缺乏的勇气,而且同刚上楼来逮老婆子的是另外的一种勇气。他不但不再为着饿死还是当强盗的问题烦恼,现在他已把饿死的念头完全逐到意识之外去了。
“确实是这样吗?”
老婆子的话刚说完,他讥笑地说了一声,便下定了决心,立刻跨前一步,右手离开肿疱,抓住老婆子的大襟,狠狠地说:“那么,我剥你的衣服,你也不要怪我,我不这样,我也得饿死嘛。”
家将一下子把老婆子剥光,把缠住他大腿的老婆子一脚踢到尸体上,只跨了五大步便到了楼梯口,腋下挟着剥下的棕色衣服,一溜烟走下楼梯,消失在夜暗中了。
没多一会儿,死去似的老婆子从尸堆里爬起光赤的身子,嘴里哼哼哈哈地,借着还在燃烧的松明的光,爬到楼梯口,然后披散着短短的白发,向门下张望。外边是一片沉沉的黑夜。
谁也不知这家将到哪里去了。
本文选自小说集《芥川龙之介十一篇》
作者:芥川龙之介
译者:楼适夷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5
文中相关知识点由魔宙编辑整理
▽
好的悬疑故事会讲求反转。但很多刺激的反转,都比不了一个人微妙残酷的内心反转。
《罗生门》是一则人间寓言。
人间的是非善恶,不都如此吗?正义的标榜,作恶的理由,可能是一回事。
你与罪恶的距离有多远?
常听人讲,做人要现实一点。可现实可不只一种,世界是折叠的,现实是平行的。虽然同在一片天空下活着,每个人的世界却千差万别。
有一种说法叫“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听上去奇怪,有那么严重吗?
但你看故事里的家将,他若家中有即将饿死的老母,挡他财路当然就是杀他老母。越是荒诞的世道,善恶的“罗生门”越多。
这篇故事的中文版,我特意选择了楼适夷先生的译本,不只因为他译笔精练冷峻,特别好读,还因为这个版本有特别的意味。
图为湖南文艺出版社年出版的《芥川龙之介小说十一篇》,收录了楼适夷先生年翻译的芥川小说
楼适夷先生是我国文学翻译的老前辈,自己也写小说,年代就开始翻译小说,不但翻译日文的,还翻译俄文的。
年4月到6月,楼先生翻译芥川龙之介的一批短篇小说,其中就有《罗生门》。他曾在文章中说,翻译这些小说是为了“逃避现实”。
当时的现实是什么?一场巨大的浩劫还未完全过去,善恶是非一塌糊涂。不知道多少人,被“一念之间”摧毁。
希望「多读两页」的好故事,能让你沉浸一会儿,哪怕是逃避现实也好。
世界从未如此神秘
?????●?????
WePromise
ThisisOriginal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qiaomojiye.com/qyyy/6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