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鞘膜积液

金匮要略泽泻汤


泽泻汤

《金匮要略》

心下有支饮[1],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金匮痰饮:25)泽泻汤方泽泻五两白术二两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注释:

[1]支饮:应属狭义痰饮范畴。

泽泻汤补脾制饮。方中泽泻甘淡寒,淡渗利水除饮;白术甘苦温,燥湿利饮,并能健脾制饮邪上犯。此二味标本兼顾,可使脾气健旺,饮消逆降。

上二味药,水煮去滓,分二次温服。

泽泻汤治痰饮,脾虚饮逆证。症见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

本证为饮停心下,脾胃升降功能失调。胃中水饮停留,故谓之心下有支饮;饮邪不得下行,反而上逆,则其人苦冒眩,亦为脾虚不能制约浊阴上犯,又不能升发清阳以滋润清窍。苦冒眩为一时性神志障碍,视物旋转,眼前发黑。如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云:“冒者,昏冒而神不清,如有物冒蔽之也;眩者,目眩转而乍见玄黑也。”治用泽泻汤补脾利水,以制止饮邪上逆。

泽泻汤补脾制饮,补消兼施,方虽简略,立法鲜明。临证若脾虚者,加党参、黄芪等;中焦阳虚者,加桂枝、干姜等;水饮甚者,加茯苓、猪苓等;心下痞满者,加枳实、半夏等。临床用本方治疗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内耳性眩晕、中耳积液、化脓性中耳炎、小儿腹泻等疾病。

1.梅尼埃病(眩晕)赵某,男,57岁,年9月28日入院。患者自觉四周及自身在旋转,反复发作已7天,并伴有头重,耳鸣,胸闷,恶心,呕吐,时有水平性眼球震颤。舌质淡红,苔白后腻,脉弦滑。甘油实验(+),诊为梅尼埃病。

拟泽泻70g,白术30g。

2剂后诸症均消。效不更方,再进3剂巩固出院。后改用散剂:泽泻g,白术80g,研细末,每服5g,每日2次。随访至今未复发。[饶云中.泽泻汤治疗美尼尔氏征42例.浙江中医杂志,,(3):]。

2.冒眩朱某,男,50岁,湖北潜江县人。头目冒眩,终日昏昏沉沉,如在云雾之中。两眼懒睁,双手颤抖,不能握笔写字。迭经中西医治疗,病无起色,颇以为苦。视其舌肥大异常,苔白滑而根部略腻,切其脉弦软。疏《金匮》泽泻汤:泽泻24g,白术12g。

服第一煎,未见任何反应。患者对其家属说:此方药仅两味,吾早已虑其无效,今果然矣。孰料第二煎后,覆杯未久,顿觉周身与前胸后背澉I汗

出,以手拭汗而黏,自觉头清目爽,身感轻快之至,又服3剂,继出微汗少许,久困之疾从此而愈。

按《内经》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心下有支饮,清阳被遏,不能养神,则头目冒眩,懒于睁眼;阳气不充于筋脉,则两手发颤。舌体胖大异常,为心脾气虚,水饮浸渍于上的一个征候。当急渗在上之水势,兼祟中州之土气,以泽泻汤单刀直入,使饮去阳达,药专力宏,其效力捷。[陈明,刘燕华,李方.刘渡舟临证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83]。

3.心律失常(怔忡)张某,男,69岁,农民。年11月12日初诊。主诉:10年前患浮肿病后,常有心慌心悸之感,若饮食偶有不适,下肢即轻度浮肿,四肢乏力。西医诊为“心律失常”。观其面色皖白,舌淡体胖,苔薄白,脉濡缓,有结代,心音低钝,心率80次/分,律不齐。证属脾虚湿滞,遏阻心阳之怔忡。虑其家庭累赘大,且服药不便,遂处以泽泻汤加味,意在健脾温阳利湿,改散剂缓进,不图速效。处以:泽泻g,白术g,桂枝45g,共为细末,日2次,每次开水送下7~9g。患者服药20天后,证有好转,浮肿全消,心率78次/分,律整,脉力尚可,惟舌质尚淡,食少,说明脾虚尚未完全恢复,故继拟泽泻汤加重白术用量。

处方:泽泻90g,白术g。

服法如前,尽剂后心律整,食纳增,无心悸不适。随访数载,一如常人。按水停心下,遏阻心阳,致发怔忡。病久饮恋,以散剂缓图之较好。[赵安业,罗华云,赵体浩.赵清理临证心得选.河南中医,,(2):25-28]。

4.头痛沙某,女,19岁,知青。患者于年下乡,在新郑农村劳动期间,曾多次汗后用冷水洗头,以致头痛绵绵不休,久治不愈,于年9月回郑求治。主诉:自幼体弱,食欲欠佳,下乡期间,食欲尚无增进,然通过体力劳动,体力似有增加,仍瘦弱面黄,肢困乏力,舌淡苔白,脉弱无力,头痛如裹。证属脾虚湿遏所致之头痛。素体脾虚,又受外湿,欲用发散之品以止其痛,但湿尚存,加之脾虚不运,湿何能祛,痛焉能止?故法当健脾祛湿,拟泽泻汤加川芎、甘草以治之,症情单纯,不需多味。

处以:泽泻15g,白术15g,川芎9g,甘草3g,3剂,水煎服。

二诊:头痛已减,嘱其再进3剂。病愈。

按汗出受风寒,水湿内生,遏阻阳络。致头痛绵绵不休。若继用发散,则风去湿存,其病难愈,以泽泻汤渗利水湿,崇土健脾,以绝后患。[赵安业,罗华云,赵体浩.赵清理临证心得选.河南中医,,(2):25-28]。

5.喜唾燕某,女,10岁,学生。年7月12日就诊。患者喜唾1年。诊其形神俱佳,苔脉如常。余无所苦。询之,曰:不吐则唾液增多,亦无五味之变。嘱其忍住,须曳则清唾盈口,视之实乃清水。乃易《金匮》泽

泻汤为散治之。处方:泽泻60g,焦白术20g,共研细末,开水送服,每次10g,日服2次。

1料药尽,吐唾减少,但觉口干,恐有渗利燥湿太过之嫌,减量续服,2料药尽,喜唾竟止。[魏以伦.经方应用体会.江苏中医杂志,,(4):8]6.尿频尿急戴某,女,21岁,农民。年3月17日诊:尿频尿急,口流清涎,头目眩晕,脉沉涩,舌红少苔,系“忍溺人房”,肾失开阖之权,膀胱气化失司所致。拟泽泻汤加味:泽泻15g,白术10g,怀牛膝5g。水煎分2次温服。3剂痊愈,翌年生一小孩。[余希彭.运用“泽泻汤”一得.四川中医,,(5):20]。

7.化脓性中耳炎蒋某,男,17岁。双侧耳道流脓3年余,时好时发,感冒后加重,多方医治无效。处方:白术50g,泽泻25g,柴胡10g。1剂后症状明显减轻,续进5剂,痊愈。随访2年,未复发。[张大成.《金匮》泽泻汤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四川中医,,(6):32]。

8.体虚感冒李某,男,54岁,中学教师,年8月18日就诊。自述多年来经常反复感冒,服用过各种感冒药,只缓解症状,药停后旋即复发。常出现头痛,鼻塞,流涕,恶风,发热等感冒症状,苦不堪言。诊见形体消瘦,气短乏力,饮食量少,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无力。诊断为体虚感冒(营卫不和)。

泽泻20g,焦白术15g,牛膝10g,每日1剂,用ml开水泡于保温瓶中频频饮尽。10日为一疗程。

上方治疗2个疗程,各种症状消失,随访3年未再发生感冒,体质也明显增强。[何耀铺.泽泻汤加味防治体虚反复感冒85例疗效观察.国医治坛,,(4):14]。

9.左侧睾丸肿胀疼痛(水疝)李某,男,10岁,年7月21日初诊。患儿左侧睾丸肿胀疼痛20余天,医院外科诊断为鞘膜积液,因拒绝手术,前来就诊。症见右侧睾丸正常,左侧比右侧大2倍,皮色光亮,触之圆滑柔软,无硬结,稍按即呼痛,透光试验(-),伴见心情急躁,舌体胖苔薄白,脉象滑。证属水湿凝聚,治宜利水渗湿,行气散结。方用泽泻汤加味。

泽泻30g,白术18g,乌药15g,川楝子9g,橘核12g,荔枝核12g。

水煎取药汁ml,每日1剂,分3次服。另取芒硝60g,苦参30g开水浸渍后,热敷并洗浴睾丸,每日2次。上方加减,服至15剂(外用5剂)双侧睾丸等大,诸症消失。[李其信.泽泻汤新用.中医函授通讯,,16(2):25]。

10.自汗夏某,男,45岁。年8月.20日初诊。患者自汗2年余,并易感冒,病情日渐加重。曾服玉屏风散等方药,终未治愈。症见时时汗出,

恶风怕冷,因汗多每日换衣2~3次,头沉重,身倦乏力,小便短少,舌胖质淡红,苔薄,脉象弦缓,证属脾肾失调,膀胱气化不利。治宜滋肾补脾,通利小便。方用泽泻汤加味。药用:泽泻20g,白术15g,知母15g,黄柏12g,肉桂3g。水煎服,每日1剂。药进3剂,尿量增多,汗出减少,余症均减。上方继服5剂,诸症消失,病告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李其信.泽泻汤新用.中医函授通讯,;16(2):25]。

本方应用于梅尼埃病、颈椎病眩晕、内耳性眩晕、先天性脑积水、水肿、自汗、水疝、湿疹等属水饮所致者效佳,还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等疾病。其辨证要点为:突然发作的头晕目眩,如坐舟车,甚至卧床不起,伴有恶心呕吐,且多呕吐涎沫,头重如裹;舌淡胖大异常,或边有齿痕,苔白滑或白腻,脉弦滑或濡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qiaomojiye.com/qyyy/1028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