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http://m.39.net/news/a_5218115.html文
C妈
来源
CC爸妈(ID:cc-bama)
给大家看道题:这是一辆向前行驶的巴士,请问这辆巴士在往左开还是往右开?为什么?这是大学同学在朋友圈发的自家娃作业。他刚一发评论区就炸了:
你确定这是小学一年级的题?
什么鬼这是,就一张图,其他一点信息都没有让人怎么回答?
我特别想知道这是一道数学题还是一道语文题,哈哈哈哈
我猜是往右,至于为什么嘛,别问,问就是蒙的!
大家一阵调侃之后,朋友揭晓了谜底,答案是——巴士正在往左开。原因是,中国的巴士都是单侧开门,以司机的方位来判断,车门一般是在他的右侧。而图片上没有车门,证明我们看到的这一面,是司机的左侧,搞清楚了司机面向的方向,自然也就知道了车行驶的方向。看完答案大家纷纷感叹,教育改革越来越高级,一年级一个小小的题目,就融合了推理、判断以及生活常识。以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是「得逻辑思维者得天下」!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个干货——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美国「天才儿童协会」在有关于天才孩子特征的详细描述中,逻辑思维占据了5项,其中权重最高的就是逻辑推理能力。儿童心理学大师皮亚杰认为:由于逻辑运算触及了认知的本质,因此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能直接或间接决定儿童智力的各方面发展!那么,到底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培养呢?说方法之前,先说说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培养。真的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的「人类大脑发展」曲线图显示:HigherCognitiveFunction(更高认知能力,其中包括概念形成,解决问题,抽象思维,冲动控制,逻辑思维和创造力等能力)的发展顶峰是——10个月到4、5岁之间。而蒙特梭利关于孩子能力培养「机会窗口」的报告中指出,逻辑思维的敏感期在孩子3-4岁时就会出现。这个时候孩子的特点是就是爱不断追问为什么:天为什么会黑、为什么会下雨、妈妈为什么要上班、我为什么要上幼儿园……他们急切想要了解这个世界的逻辑规律。如果你有一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穷追不舍的孩子,那么恭喜你,你多半是在养育一个有着学霸潜质的娃!▲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那么,到底怎么培养呢?具体方法可以这样做:带着逻辑思维说话沟通重因果、有条理很多家长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喜欢命令式沟通。在告诉孩子需要做什么或怎么做的时候,从来不说原因,只是直截了当地说结果:别穿这件衣服!别在沙发上蹦!把那杯水喝了!甚至有的当孩子发出疑问时,还会不耐烦地说:问那么多做什么,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快点!这样的沟通方式不仅破坏亲子关系,还会制约孩子逻辑思维的发展。正确的方式是既要告诉孩子能做或不能做什么,又要告诉孩子为什么能或不能。▲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同样拿上边提到的场景来举例。——为什么今天不能穿裙子?因为今天要上体智能课,裙子不容易做动作,还有可能导致摔跤。所以今天我们不能穿这件衣服。——为什么不能在沙发上蹦?因为如果摔下来很有可能会受伤,自己疼不说,还有可能因此影响学习和生活。所以我们不要在沙发上蹦。——为什么要把那杯水喝了?因为今天天气很热,刚刚你又跑了半天出了很多汗,为了防止中暑或身体出现其他不适,所以多喝水补充水分。这样说不但孩子的接受度高,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图片来源:电视剧《大小谎言》生活中的理性解释是可以沉淀在思维中的。当我们不断向孩子展示和运用这种关系时,孩子自然就能形成相应的思维。而且在孩子日常的沟通表达中,也要鼓励他多使用条理性和逻辑性的词,比如: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与其……不如……首先、其次、再次第一、第二、第三平时女儿说话,我就鼓励她说话说「全」——有观点、最好也有证据(理由)。虽然我经常被整的有点无言以对。比如她会说:「妈妈,今天热的过分了,我都要中暑了,我可不可以多吃一个小小的、小小的可爱多?」「妈妈,原本我跟弟弟一人一颗巧克力。但弟弟吃太快了,他吃完又哭着闹着要吃我的。我不想他馋哭,所以分了他一点。但这样一来,我只吃了多半颗,不到一颗,我是不是可以再拿一个?」我还能说什么?人家还谦让了弟弟,那就,再吃一个吧。许多时候是有点哭笑不得,但是相比哭着喊着「不要不要,我就要吃两个冰淇淋」、「呜呜……弟弟抢我巧克力,我就要再吃一颗」确实让人心情愉悦许多了。其实这些都是逻辑思维的基础能力,平时培养得好将会事半功倍。带着逻辑思维做事做事要有条理条理性不只体现在说话表达上,做事更为重要。尤记得我刚毕业参加工作时主编跟我说的话,做事情一定要排序。每天都会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但时间却是有限的。简单来说可以将要做的事情分为——重要和紧急两种。先做哪个呢?可以参考如下顺序:紧急重要紧急不重要重要不紧急既不重要也不紧急。说实话,至今我都受益匪浅,一直在沿用。现在也有意让女儿去践行这种思维模式。孩子也一样,孩子们放暑假后,很多妈妈吐槽,一天的时间都耗费在拉锯战和磨磨蹭蹭上,每天都是一团糟,孩子学也没学多少、玩也没玩痛快。所以,暑假的第一天,我就跟女儿做了暑假规划。每天从吃一只活青蛙开始(源自《吃掉那只青蛙》,「活青蛙」是最重要、但最难的事情,不容易完成,让人做起来发怵,但它必须完成,迟早要做,逃不过去)。我跟女儿讲,如果每天第一件事是先吃掉这只最难吃的活青蛙,那余下的一天都会感觉很轻松,毕竟最难的事你都做到了,还有什么能难倒你的。相反,如果你磨磨蹭蹭,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在这个期间,心头一直有件未完成的大事压着,你做什么都不能轻松。所以,每天我们会把所有该做的、想做的事先做一个清单。女儿只需要寻着列表,先把必须完成的任务完成,之外的时间都是自由支配。比如每天练琴、英语课(包含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是必须干的,是她心中的「活青蛙」。所以她早饭后第一件事,一定是去练琴,因为练完后,一上午都没什么「必要」事情了,她可以轻松的安排自己的活动,练起来都特别有动力,根本不用催。而晚饭后第一件事,一定是去复习7:30的英语课,好好上完课,晚上的时候又自由了。类似的逻辑规划处理的多了,孩子自然就能找到做事有条理的秘诀。该干的事儿,想干的事儿,都能如愿。如果我们从小就带着孩子一起这样做,一定是要比生气后大吼「你怎么还没练琴!」、「马上上课你怎么还没预习!」,甚至气到直接逼着做,效果要好得多!带着逻辑思维生活简单的生活也有规律规律是逻辑中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把事物、事件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分类、总结,这就叫归类。对于小孩子而言,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对实物进行分类。日常生活中用到归类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比如:玩具,我们可以和孩子按大小或者功能,动物、车类、积木、玩偶等来进行整理。绘本,可以按内容也可以按尺寸或者使用频率来进行摆放。衣物,可以按出门穿还是居家穿,或者颜色、上衣、裤子等进行分类。这个过程要多让孩子练习从不同角度去找规律,并引导他发现不同方式的优劣,发现最优解决方案。▲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比如玩具怎样分类能一下子找到自己想要的,绘本怎样分类更方便选和读,衣服如何归类更方便日常更换等等。不仅能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连家务、动手、自理等各种能力都一并给办了,一举多得啊。别看不起这些小事,体现的都是逻辑思维里的大能力,小事能做好,大事八成错不了。带着逻辑思维游戏游戏可多多利用游戏可以说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最简单直接的办法,所以除了日常能够操作的,多玩一些逻辑推理类的游戏也是不错的方法。这一类之前咱们都写过推荐过很多,今天只是简单说下类别。小点的孩子可以玩拼图、迷宫、寻宝等这类,都是非常好的锻炼方式。大点的孩子可以玩各种桌游、棋类、编程,还可以玩逻辑狗、数独以及刷练习册等。根据孩子的年龄、当下的能力以及喜好来选择就可以。逻辑思维能力不像单词或生字,临阵磨枪也能够做到不快也光,而是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地去培养,最好是能抓住黄金期。错过的也别慌,毕竟「种树」的最佳时期除了十年前就是现在。背过的课文有一天可能用不上,但锻炼出来的逻辑思维一定会让孩子受益一生。这个一本万利只赚不赔的买卖,此时不做更待何时呢~
树妈说:
文章之后,还有件事情要跟大家说一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qiaomojiye.com/qyxc/8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