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儿童疾病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才能康复,去年之前,由于我市没有小儿外科,患医院治疗。年6月,市四院开设了全市首家小儿外科门诊,今年1月,该院再次重磅引进小儿外科专家——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分会儿童普外学组全国青年委员曲志博博士。
两个多月来,在曲志博带领下,小儿外科团队已完成多项腹腔镜下手术,为我市儿童带来更加专业而全面的医疗服务同时,也填补了我市小儿科外科治疗领域的多个空白。身材微胖,鼻梁上架着一副半框眼镜,与人交谈时总是语气温和面带微笑,门诊上的曲志博,温柔又亲和。到了手术室,他是那个手握腔镜仪器,沉着冷静与病魔对抗,帮助患儿解除病痛的专家。
这种亲和、冷静的态度背后,是大量成功治疗经验的积累。
3月11日下午,市民丁先生怀抱10个月大的儿子来到市四院,孩子哭闹不止,怎么哄都不奏效,一行人愁容满面,束手无策。曲志博详细询问了患儿病史,得知宝宝是一名出生体重克的早产儿,出生时就有疝气,平时都能自行回复,这次因为排便困难,疝气怎么也回不去。
经过查体,曲志博发现孩子的病情不太乐观:不仅有腹股沟疝气,而且已经出现肠管嵌顿,嵌顿时间5个小时左右,手法复位困难,还有发生肠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只有手术才有治愈的可能。
在确定治疗方案后,曲志博“上阵”为患儿开展急诊手术,经手术,孩子顺利摆脱危险。
孩子患上外科疾病怎么办?在没有小儿外科的情况下,很多家长会选择普通外科或到外地就诊,仅市四院普外科所有就诊患者中,儿童就占比20%-30%。“很多人会将小儿外科等同于缩小版的成人普通外科,其实并不是。”曲志博从专业角度,纠正常见的一个认识误区,“以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为例,与成人腹股沟斜疝患病机理并不一样”。
曲志博介绍,小儿腹股沟斜疝多为先天性腹膜鞘突未闭所致,建议患儿6个月-1岁手术治疗,以免压迫睾丸血管,影响患儿日后相关功能。但若从普外科角度,如果手术,则大多会建议患儿到八九岁再做治疗。
选择孩子大一些再手术,另一个原因在于不少家长会担心孩子太小,“开大刀”会“伤元气”,曲志博所擅长的腹腔镜微创技术,则为这样的担心提供了解决办法。
提到腹腔镜微创技术,除了众所周知的创口小,瘢痕小,愈合快,感染风险大幅度降低,术后形成肠粘连的情况也更轻之外,还可通过调整腔镜角度和光源角度,全方位、多角度观察腹腔内部情况,以减少疾病的误诊和漏诊。
市四院小儿外科病房下设新生儿外科、小儿普通外科、小儿肿瘤外科、小儿泌尿外科、小儿胸外科等亚专业学科。主要常规开展包括十二指肠梗阻、腹股沟斜疝、肠套叠、肿瘤、鞘膜积液、包茎、包皮过长、气胸等儿童外科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在医生配备上,小儿外科目前有5名医生,其中博士1名,硕士3名。
继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外科、医院小儿外科建立长期友好协作关系后,市四院柔性引进小儿外科专家曲志博作为小儿外科“掌舵人”,旨在进一步加强专科技术支撑,以更加专业的技术水平、先进的服务理念,为镇江乃至周边地区的患儿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更好地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
市四院
审核
彭加茂
编辑
张潇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qiaomojiye.com/qyxc/8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