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白癜风患者公益援助活动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621/5478875.html也许,世界上根本没有人在跟我们竞争。我们想象的无所不在的“竞争”,却让我们和孩子变成了“赛马”,一辈子都在跟自己的好胜心、懦弱、自卑和贪婪对抗。
童书妈妈写在前面:
我们常常把竞争力挂在嘴边,竞争是无处不在的吗?竞争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到底是在跟谁竞争呢?在讨论培养竞争力之前,这些问题更值得我们思考。
今天的文章,一直在追问一个问题——你知道,你在跟谁竞争吗?
我们可以想一想自己的答案,跟着Shiro老师的文章来检视这个答案。
你知道你在跟谁竞争吗?
我最近因为新闻报道有大学“学霸”跳楼自杀的事件,应邀到一所台湾的高中名校,面对一群暂时放下升学压力、报名来上哲学课的苦闷的高三学生,我问他们的第一个问题是——你知道你在跟谁竞争吗?
长期习惯等待老师丢出“标准答案”的好学生们,照例是一片沉默。我解释说,在我的课堂上,没有所谓正确答案这种东西,只要思考过、合乎逻辑的答案,都可以是对的答案。之后,思考的触须,像是躲在壳里面的寄居蟹一样,慢慢地、试探性地伸展,慢慢地探出了眼睛和手脚。经过讨论之后,我们得到了三个答案:
?我在跟“自己”竞争;
?我在跟“未来”竞争;
?我在跟“大家”竞争。
这些是真的,还是假的?于是,我们按照这三个答案支持的人数从少到多,展开了一场更深入的讨论。我在跟“自己”竞争吗?什么叫做「我在跟“自己”竞争」呢?学生们说,就是家长们常常挂在嘴边来激励我们的话——“不要跟别人比,要跟自己比,只要今天做得比昨天好,就是进步!”还有一种说法,把那些「在跟“自己”竞争」的人叫做“跟自己赛跑的人”。我是在跟“自己”竞争吗?我又不是自己的敌人,为什么要跟自己竞争呢?难道是人格分裂吗?还是像生病时的免疫系统一样,要攻击自己健康的细胞?我们常常都说要“成为更好的自己”,但是为什么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是因为“真正的我”不够好吗?所以我应该通过竞争,成为一个假的自己吗?“十年前的你,跟现在的你,是不是同一个人?”我问一位支持这个说法的高三学生。原本,他说十年前的自己是一个“陌生人”,但是我问他八岁的那一年,有没有发生什么改变了人生的事,他想了想以后说:“有,我开始去补习英语。”“然后呢?”我继续追问。“英文进步很快,得到夸奖,我开始对其他科目也产生兴趣,成绩开始从垫底变好,就这样一路进步到现在,才可以考到现在的好高中,可能也会进好大学。”“所以十年前的你,做了一些决定之后,变成了现在的你。”我说,“现在的你,是不是决定做些什么,就会变成十年后的你呢?”这个喜欢打篮球、喜欢交朋友、喜欢获得新经验的高三学生思考过后,同意现在自己喜欢做的这三件事情,当然也会决定“28岁的自己是谁”,所以根本不需要跟自己竞争,而是相信自己现在喜欢做、想坚持做下去的事,也一定会成就将来的自己。经过了一番检查之后,我们看到人是在跟“自己”竞争这个假设,是不符合逻辑的。既然我们一直都是同一个人,为什么要跟过去的自己竞争呢?这是个不合理的说法。我在跟未来竞争吗?下一个检查我们在跟“未来”竞争这个说法。什么叫做「我们在跟“未来”竞争」呢?学生们又解释说——因为未来是充满了各种挑战和危机的,不是总有著名的企业家、商业大亨预测“未来10年,将会有50%的工作消失”吗?所以我们得跑快一点,才能跑赢未来、跑赢趋势。未来一定是敌人吗?还是未来可能是一个朋友,站在我们这一边?谁告诉我们未来是敌人的?“那些恐惧未来的人。”学生说。“什么样的人,会恐惧未来?”我问。答案很简单:看不懂未来的人,简称“大人”。很多大人看不懂未来,所以不知道网红、直播Up主、电竞选手,也是一份真正的工作的那些大人。如果连这些工作为什么是职业都无法理解的人,真的看得懂未来吗?年轻人应该听从他们对于未来的建议吗?现在就是过去的未来,不是吗?现在有很可怕吗?如果现在就是三年前的未来,一点都不可怕,现在三年后的未来,为什么会可怕呢?更何况,未来还没有发生,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头脑清楚的人,会说自己现在正在跟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竞争吗?我在跟大家竞争吗?我很惊讶地发现,在场有8成以上的高三学生都觉得自己正在跟“大家”竞争,这是真的吗?“人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在跟全世界对抗?”我问。老师和学生们,共同找到了两个最重要的原因:
?猜忌别人
?害怕自己输给别人
因为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就像从小被训练得赛马,会被戴着眼罩。赛马用的眼罩,英语名叫做“Blinder”,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故意蒙蔽马的视野。这种眼罩在设计上遮住了马匹望向后方的视野,由于马的眼睛长在头部的两侧,马匹的视野相对于人来说更为宽广,除了正后方之外,马几乎没有盲区。正常的赛马,就像一个好奇的孩子,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qiaomojiye.com/qyxc/6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