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三个月以来,医院接诊了不少患有抽动症的孩子,其中,一年级、三年级的孩子相对较多。为什么这两个群体会是抽动症发病率较高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东东妈妈,最近发现儿子有些反常——经常动不动用力地眨眼、动嘴巴,像极了做“鬼脸”。
医院发育行为科,经诊断为抽动症。
在医生的详细问询下,妈妈说,儿子上一年级,进的是全市最好的小学。
“这起点都不一样了,我们做家长的就不能松懈。为了孩子提高,给他报了很多课外兴趣班——英语、奥数、练琴、游泳……”而且家里也有这么一个独苗,从小长辈们期望也比较高。
但细细想来,这段时间以来,东东妈妈确实也经常发现孩子表现出厌倦,也不止一次听到“妈妈,我今天能不能休息”的请求。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发现孩子开始不自觉地眨眼睛……
针对案例的分析
一、
抽动症的原因
儿童的抽动症状,其实往往是内因(如脑功能发育不成熟)和外因(外环境刺激)造成的情绪压抑,相互作用下导致的。
外因方面,特别是与压力、强烈刺激、生活事件等因素有关
压力方面
比如案例中东东,学习压力大、过分超负荷的课外班、父母期望值过高等,造成孩子过度焦虑。
所以,“抽动症也常常是儿童对压力的一种反抗表达”
其他因素
强烈刺激、生活事件阴影等因素,比如受到惊吓、过分兴奋、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离异、人际关系紧张等。
具有过敏性体质(对生活环境中的某些刺激特别易感)的儿童也容易诱发和加重抽动症
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炎、过敏性皮炎、哮喘、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看视频、玩游戏等。
除了上面的这些原因,还可能与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孩子,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都处在转折期,有关。
1年级
一年级的孩子,刚从相对自由的幼儿园进入,规则、学习、环境完全不同的小学。
面对新的转变,很多孩子都难以适应,一时间还不能适应这些新的要求,再加上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其中一部分的孩子就会出现抽动症状。
3年级
三年级是小学的一个转折点,知识学习的性质改变、难度升级。
一些孩子学习习惯、思维基础没打好,(比如上课不专心),学习自然会跟不上。
孩子成绩一滑坡,妈妈们免不了着急。打骂是家常便饭、各种辅导班,也一个接一个......这样以来,孩子自然也是焦虑压抑。
二、
需要尤其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qiaomojiye.com/qyxc/6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