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订阅!
醋蛋液
醋蛋液是一种保健食疗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洗净的蛋壳浸泡在9度米醋中2-4天,泡好后可与白开水、蜂蜜一起调匀食用。醋蛋可调整与弥补人体的营养状况,助消化,促吸收,舒经活络,降血脂,防止动脉硬化及冠心病、脑血栓、糖尿病等70多种疾病。
醋蛋液虽然好处多多,但是儿童和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病等肠胃疾病的人人不宜食用。
中医食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医药宝库中闪耀的瑰宝之一,祖国传统的醋蛋液便是其中的一块宝石,其广泛应用,使全国一批被病床折磨得痛苦不堪的人,起死回生。恢复了健康,醋蛋疗法像磁石,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病人和健康人。
科学性
研究发现,醋蛋液可以降血脂,增强机体抗自由基的作用,对预防动脉硬化有帮助,也有一定的通便、降低体重、提高免疫和抗疲劳作用。
禁忌
此外,有两类人不适合吃醋蛋液。一是儿童不宜。因为儿童胃壁薄弱,吃醋会伤胃。二是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病表现上酸水、烧心的人。
做法
所用鸡蛋越新鲜越好(最好选择三天内的鲜蛋),9度米醋。浸泡的器具一定选用玻璃杯或瓷杯、瓷碗,切记不可使用塑料杯和金属杯,因为塑料和金属制品遇酸会溶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要忌用。做醋蛋液时,先要用清水将蛋的外壳清洗干净(凉开水洗最好)。加入的醋一定要将整个鸡蛋浸没。按上法制作,2~3天后蛋壳溶解,蛋体胀大,剪破蛋膜,用筷子将蛋清与蛋黄打散,醋蛋液便做好了。一天服用15~20毫升,吃时要加入等量的温开水稀释。可以单独服,也可掺入适量蜂蜜或红糖一同服用。
作用
以降血脂,增强机体抗自由基的作用,对预防动脉硬化有帮助,也有一定的通便、降低体重、提高免疫和抗疲劳作用醋有助消化、消食滞的作用,可以帮助人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起到强身祛病的效果;鸡蛋中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卵磷脂。
醋蛋液的做法一:
鸡蛋1个,纯天然酿造米醋(如原香醋)-毫升,蜂蜜适量。将鸡蛋洗净,放入广口玻璃瓶中,倒人醋,密封48小时,待蛋壳软化,仅剩下薄皮包着胀大的鸡蛋时启封,把蛋清、蛋黄与醋搅匀,再放置24小时后即可服用。1剂分日服完,每日1次,每次取30毫升,加入温开水2~3倍及适量蜂蜜调匀,于饭后两至三个小时后服用,空腹喝容易伤胃。软蛋皮可1次食完。
两类人不适合吃醋蛋液:
1、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病表现上酸水、烧心的人不适合吃醋蛋液。此类人胃酸分泌多,当忌吃。要提醒的是,即使是没有胃病的成人,用醋蛋液作食疗,也不宜空腹吃或食之过多,这样都会损伤胃黏膜。
2、儿童不宜吃醋蛋液。因为儿童胃壁薄弱,吃醋会伤胃。
醋蛋的制作、饮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醋蛋的制作十分简单,用9度以上的米醋约2两,鲜鸡蛋一枚,浸泡一天半至两天。蛋壳软化后,用筷子戳破蛋膜,将流出液搅拌均匀,再放置一天,就是一个星期的用量。每天清晨起床后,舀2汤匙醋蛋液(陶瓷汤匙)加2汤匙蜂蜜,再加4汤匙温开水,调匀,空腹,一次服完。蛋膜在最后一天咀嚼吞服。需要补充说明以下几点:
1、应高浓度优质米酒,如镇江白醋、上海香醋、山西老陈醋、浙江平湖酿造厂生产的专用浸蛋醋。普通米酒酸度只有3--4度,浸泡时蛋壳不易软化,蛋黄不易溶化。
2、用鲜鸡蛋,尤以农家放养鸡所生深红色蛋壳营养丰富,最好浸时洗净。
3、如果怕酸,可以适当增加蜂蜜和温开水的量,以使酸甜可口。早晨空服或饭后或晚上睡前服用,具有同样效果。初服时如出现大便稀薄,不必惊慌,一般几天后会正常。但如长期不适,不宜服用。小孩如有大便干燥,食欲不振等,也可服用,但量要适当减少,为成人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
4、容器可用茶杯或乳腐瓶。口径太大,鸡蛋难以浸没。备两只瓶子,每隔三四天制作一瓶,交替使用。
5、夏季服用时,因天气温度太高,可以将制作好的醋蛋夜放入冰箱,冷藏备用。
6、有些人顾虑,服用醋蛋会引起骨质疏松。恰恰相反,醋蛋液中含有醋酸钙,对人的骨骼大有裨益。尤其是蛋壳外层的粉状物是人体最适宜的钙粉。
医学科技人员认为:醋蛋液能调节人体免疫功能,调整饮食中营养不平衡状态,从而增强自身抗病治病能力。
每月四个鸡蛋,一斤蜂蜜,一瓶醋,所费甚少,何乐而不为。醋蛋液是一种老少皆宜的大众保健饮料。应该指出的是贵在坚持,切勿浅尝即止。由于健康因素的差异,有人浅尝就有明显效果,有人吃了几十个才见效。长期服用,才能起到延年益寿,强身保健作用。
注意:醋蛋疗法对绝大多数人都是适用的,仅对少数不宜鸡蛋或醋的人不大合适。例如,胃酸过多者和饮醋后胃部不适者,应该慎用含醋的各种配方。患有低血压病的老人在饮用醋蛋时也要注意,如不适应就不要强饮,以免导致胃部病变。肾炎病人在发病期间,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人在手术的半年内,肝硬化患者应该慎用含蛋的各种配方。胆结石病人限用各种含有油脂配方的醋蛋液。
当你读完本篇文章时,你有两个选择:
1、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qiaomojiye.com/qyxc/10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