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鞘膜积液

ldquo妈妈,我们家有钱吗rdq


前些天,一个#孩子偷拿元被父母揪进派出所#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众多网友讨论。观点基本可分为两派,一派持赞同票,认为“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偷窃就应该进警察局,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另一派则持反对票,认为孩子偷钱是因为觉得父母不会同意也不容商量,孩子拿的是自己家的钱,金额也不大,送警察局有些过激。父母的做法是对是错暂且不论,孩子无法区分物权界限是事实。因此,应从小就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避免此类情况的再次出现。关于钱,孩子懂的太少教育家默克尔说:“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的教育中心,就如同是家庭的重心一样。”有的家长觉得难以理解,和孩子谈钱真的好吗?会不会对孩子的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让他们过早地学会拜金?晨妈的答案是:好。不会。谈钱,非常有必要。金钱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孩子知道,钱是从哪里来的。英国有位心理学家曾调查过0名来自不同阶层家庭的3-8岁儿童,询问他们钱从哪里来。65%的孩子表示钱来自爸妈口袋;约30%的孩子表示钱来自银行仅有不到5%的孩子表示,钱是由工作换来。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孩子都没有认真思考过金钱的来源,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生活奢靡浪费。上周去朋友家做客,晚饭后几个大人坐在沙发上聊天。突然,朋友家的小孩拿着个手机跑过来,说新出了一个“皮肤”,非要喊着让他妈给他买。一开始朋友不同意,后来小孩作势要哭,软磨硬泡之下,朋友还是给他买了。在孩子看来,付款只需父母输入密码或者按下指纹“叮咚”一下,非常容易,甚至觉得钱是取之不尽的,完全不知道父母赚钱时的辛苦。想起一个综艺里,邹市明的儿子轩轩将蛋糕和水混在一起,浪费食物,作为母亲的冉莹颖当场发怒,斥问轩轩:“爸爸晚上要干嘛?打拳做什么?”“那你把这个粮食都浪费了呢,这是不是钱买的?”冉莹颖通过问答的方式提醒轩轩钱是由爸爸打拳挣来,是通过劳动换得的,不应浪费。为了能够让孩子更加了解什么是工作,晨妈建议,可以多向孩子科普常见的工种,也可以带孩子到自己上班的地方看看。在美国,为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有机会接触成人世界,每年4月的第4个星期日被设立为美国的“带孩子上班日”。这样不仅让孩子知道父母挣钱的辛苦与不易,还可以趁机对孩子进行职业启蒙。家长自以为的“金钱教育”给孩子花钱充值游戏已经是见惯不怪,在面对金钱方面的要求时,家长经常为了图个清静,什么都依着孩子来,导致自己的忍耐阈值不断提高,对孩子一再放任。看到这儿,一些家长可能会叫“冤”,并反驳“我们可不是有求必应”,“我们有对孩子进行过关于钱这方面的教育的”。那晨妈就讲讲两个家长们在“金钱教育”时常犯的错。1.“你做到了……,就奖励你……钱”对于不爱做家务,不爱学习的孩子,父母经常采取金钱奖励的方式,美其名曰“工资”和“奖金”。《家有儿女》中就有这么一集,有一天刘梅回家后,发现孩子们做家务特别积极,抢着倒垃圾、做饭、洗碗。一问才知道,夏东海制作了“家务卡”,凡是做了家务,就能领一张,以此对他们进行奖励。起初夏东海还洋洋得意道:“只不过用了一点小方法,这种现象会持续一个月左右。”后来孩子们为了得到家务卡,做事敷衍随便,只求速度,不求质量,家里被弄得乱七八糟。家庭不是市场,按照“提供服务,即取得报酬”的方式经营,将一切都视为交易,会使得幸福感日趋下降,同时也会造成孩子对很多事情的兴趣与习惯,变成“有利可图”。晨妈建议大家对孩子实行精神奖励,对于金钱或物质奖励,也无需全盘否定,而是要找准方法。不要总是许诺孩子“你考了多少名,就……”了,如果把奖励放在取得优异成绩后,成为一种辅助性激励,效果会更好。可以适当奖励孩子,但报酬和频率都不应过高。2.“我们家很穷,没有钱”很多家长过于强调自己的付出,一遍遍地告诉孩子赚钱有多辛苦,家里有多穷,不能乱花钱。朋友思雨就是在这种“哭穷式”教育下长大。小时候她羡慕同龄人的玩具,过了很久才鼓起勇气提出想让妈妈买,妈妈却说:“买什么玩具,那么贵,我们供你上学就花了很多钱了。看人家有玩具就想要,人家成绩好,你怎么不学学?”上了大学后,家里每个月都会定期给她生活费,妈妈又会说:“我一半的工资都给你了,你少花点钱,咱们家又没钱,你别跟人家比。”从小到大,妈妈都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非常好,既教思雨节俭、向优生看齐,又教她不能有攀比心理。可如今的思雨,就像下图中的网友一样,面对想要的东西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太贵了”,哪怕能负担得起,也会下意识觉得自己配不上。如何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如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呢?晨妈给出三点建议: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通过正常劳动取得的金钱,才是最心安理得、问心无愧的。偷盗、抢劫,和各种黑色途径取得的钱财,都属不义之财。这些行为更是违法乱纪的,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和道德的谴责,教育孩子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因为钱做违背良心的事情。2.学会理性消费定期定量给孩子零花钱,不宜过多。如果孩子有什么特别想要的东西,现有的零花钱却不够的话,可以教他们养成积累的习惯。在孩子积攒零花钱的期间,还能分清自己的“想要”到底是不是真的“需要”,一举两得。平常买东西时,养成记账的习惯也是有利无弊的,让孩子清楚自己当天/当月的消费,教孩子如何管控好个人开支。3.有些东西,比钱更重要英国小说家亨利.菲尔丁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把金钱当成上帝,它便会像魔鬼一样折磨你。”在这世上,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都是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切不可被金钱蒙蔽双眼,变成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有些家长很忌讳和孩子谈钱,可“金钱教育”实际上是个不应该被回避的话题。常言道:“金钱教育的实质是人格教育。”要想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成长为一个品行端正、思想开阔的人,金钱教育必不可少!*本期内容由妈妈手册原创,万妈妈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qiaomojiye.com/qyss/890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