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content_884623.html目前市场上的小白客户总是在问:XXX保险怎么样?XXX保险合不合适?很少有人直接说“我需要一个保险整体方案”。
就我目前对于保险的理解,整理了以下思路。主要针对少儿重疾险的设计思路。成人重疾险可以参考。
少儿重疾险配置思路
重疾险保障期限分析
设计中,首要面对的问题不是保额,而是保障期限。定期?还是终身?30年?还是70年?了解保障期限带来的后果后,才能更加客观的选择保额。
下面是我用50万保额的重疾险进行的现实价值的描述,这里不按照医疗通货膨胀(9%-10%),这里按照目前保险公司理财险固定利率3.5%来进行计算吧,
当宝宝0岁时,50万保额价值50万。
当宝宝10岁时,50万保额价值35.5万。
当宝宝15岁时,50万保额价值29.9万。
当宝宝30岁时,50万保额价值17.8万。
当宝宝60岁时,50万保额价值6.4万。此时自己都不一定还在
若宝宝70岁时,50万保额价值4.5万。
若宝宝82岁时,50万保额价值3万~~此时的补偿也就是买点儿保健品补补身子
终身保障是按照周岁进行设计,要不要为了这个“终身”,提前进行20~30年的投资呢?
以《复星联合妈咪宝贝少儿重疾险》这款网红保险为例,这款保险无论是在“小红书”还是“知乎”都被当作白菜一样到处甩卖,因为便宜。来看看便宜到什么程度。
同样50万保额,全部保险利益全附加后,30年缴费。
保障到70周岁,元,
保障到终身,则元,增加元。
前30年要多交的2.4万元,是为了70岁之后的4.5万元价值。
反对声说:
倘若70周岁后得了重疾怎么办?岂不是前边的白交了?
支持方说:
是的,如果70周岁前得了重疾,是不是前边多交2.4万的的就白交了?这是一个悖论。
重疾险的目的:重要时期,家庭不至于崩溃,比如0周岁-65岁、70周岁。剩余的钱可以投资在其他保险上使得利益最大化。
拿不到的永远是数字,拿到手的那一刻它才是价值。对于孩子的爱延续到我们离去也就可以了。以后的生活中还会根据具体经济情况不断的进行加保。
少儿重疾险保额倾向
这个方面,大部分目前在网红保险上因为便宜,设定在50万的保额。不过还有一些其他方面需要考虑
(1)针对少儿高发重疾保额增加
重疾险种25款重疾是针对大部分人的一生进行的,但每个阶段的高发问题不一样,我在网络搜索了儿童阶段高发重疾
恶性肿瘤(将近一半为白血病)
严重肌营养不良
严重脑损伤
重症肌无力
严重原发性心肌病
严重的心肌炎
成骨不全症第三型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严重川崎病
严重瑞氏综合症
重症手足口病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出血性登革热
严重癫病
严重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疾病或意外导致的智力障碍
......
尽可能的在这类病症上去投资更高的保额,尤其是白血病。
一些保险公司也的确开发了很多少儿特疾额外赔付的保险,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加上。另外还有一些少儿会发生的罕见病,一旦发生,花钱如流水,能加就加吧。50万保额够不够?某些罕见病,一针70万。
(2)轻症、中症保额倾向性
轻/中症的发生概率要比重症高一些,大部分只给10万(20%),有的保险却可以给到15万,甚至25万、30万,用于缓解家庭经济情况。不同的家庭,考虑的东西不一样,需要自己衡量。
如果业务员只是追求便宜或者所谓的性价比,而刻意忽略少儿这个特殊时期,忽略家庭对于轻症保额的需求,可以重新考虑换个人。买保险是一场权衡利弊的交易,并不是单纯为了逐利。
保险病症心中有数
目前网上很多的大咖并没有去讲解XX保险就是好,反而是很多急功近利的人,在不断的去攻击价格高的产品,去追逐价格低的保险,形成一种骗局,于是大家就产生疑惑,为什么平安的那么贵?是不是很坑?
保险的设计是基于计算而来,不同的计算必然导致不同的价格。如果用价格去倒逼精算师,产品设计只会越来越虚。
先看几家公司自定义的轻、中症典型的几个例子吧。
(1)癌症方面
平安将“早期恶性病变”“原位癌”“皮肤癌”拆解开,其他公司则合并。看似平安是为了增加病种,但另一方面看待,轻症白血病、原位癌、皮肤癌如果都发生,则都可以进行赔付,其他公司将这三种合成1个病症。例如复星联合、友邦。所以成本不一样。
(2)心脏问题方面
大部分公司将“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激光心肌血运重建”“微创冠状动脉搭桥”合并在一起,理赔其中1个,就不能理赔其余3个。平安将“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拿了出来作为单独病症,其余3个按照3选1进行理赔。
(3)视力、听力方面
友邦将“视力严重受损”“单目失明”“角膜移植”列为1组,“单耳失聪”“听力严重受损”“人工耳蜗植入术”列为1组,一共2组,各赔付1次,却分成6种轻症,市面上大多数公司也都是这样分组的。平安却将这6种轻症单独做理赔计算,复星联合将“听力严重受损”和“人工耳蜗植入术”算作1组,单耳失聪单独做轻症;将3种视力问题单独做理赔。所以成本也不一样。
(4)脑部方面
对于“脑垂体瘤、脑囊肿、脑动脉瘤及脑血管瘤”、“无颅压增高的良性脑肿瘤”、“植入大脑内分流器”和“微创颅脑手术”,友邦选择4赔1方案,平安选择4赔4方案,复星联合将将病症进行了拆分,又做了分组,不再一样。
再看重疾分组方面,友邦重疾分4组赔3次,少儿平安福单次赔付(随轻症次数保额增加),妈咪保贝不分组赔付2次,百年超倍保分5组赔5次,爱心守护神不分组赔3次等等。在分组的过程中,怎么分,谁跟谁在一起,合不合理又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以上只是对条款汇总的一小部分,中间的差异还是蛮大的。某某公司产品坑、不合适是因为很多人只看到了他不好的一方面,没有去研究他好的一方面,人云亦云,传来传去,越传越盛。
心中有数,不是选保险,而是选保险公司的理赔逻辑。逻辑通了,也就知道值不值了。大公司的产品条款不一定好,小品牌的设计也不一定差。都在银保爸爸的旗帜下,谁不听话打谁。
保费支出整体考虑
重疾保费要结合医疗险考虑。险种要相对分离,保费要总体规划。
重疾险是长期续保产品,不用担心其稳定性,而医疗险的存在是用于解决当下问题的,但还是要尽可能的选择续保能力强的产品和公司。解决了医疗险的保费支出后,剩余的钱去作为重疾险的保费预算;
而在医疗险方面:
好医保长期医疗便宜,但需要自己从小白开始理赔;
平安e生保贵一些,有经纪公司、保险公司代理人进行理赔协助;
众安尊享e生价格便宜,但没有6年保证续保;
永安贝呵护少儿医疗,虽然续保感觉上差点,但是可以给孩子用于门诊报销
........每一款医疗险都有其独有的地方,需要权衡。
找认为合适的业务员
选择条件之一:选公司
保险公司代理人,因为属于专属,只针对自身保险进行销售,并不能很好的做到客观公正。
保险经纪代理人,因为不属于专属,可以做很多家,对保险公司没有很强的归属感,可以更多的从客户角度出发,以选产品为主。
双方各有优势。
相对来说,如果只是着重品牌,可以考虑保险公司本身。如果注重合理搭配,以及经济性,经纪代理公司更能满足需求。因为产品丰富、组合搭配多样。
但同样,保险经纪代理公司也有大小之分,大的上万人,小的几个人。不论保险个体的专业性,选择上尽量以大公司为主,即使是线上购买,也最好全国各地有营业部,成立时间长的,踏实一些。不建议从综合型金融公司购买,产品杂,销售个体的注意力会被分散,相对来说,对保险放的精力会少很多。
选择条件之二:选动作
其实在购买保险的时候,并不是为了买保险而买保险,而是为了去寻求一个解决方案。解决方案的设计需要基于客户的整体需求来进行设计。那么需求是什么?这个需要先进行沟通,找出想要解决的问题。
很多时候,客户对于产品的需求仅仅源于别人也是这么买的,为什么这么设计?为什么这么买?有什么逻辑?很多同行不去思考,顺水推舟就卖。卖完了就是一个产品,如果能够对背后的逻辑进行拆解,并提出专业的优化建议和讲解,然后再成交,才是长期的朋友。
所以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是一定有需求拆解动作的。
选择条件之三:选逻辑
保险的搭配不只是简单的保额、保费足够就行了。设计完方案后,需要了解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什么,后期要如何维持?不能是人云亦云,保险方案设计人员要有的自己的理解思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qiaomojiye.com/qyks/5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