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YISHENG导语
耳朵听到这种声音,不是耳鸣,是肿瘤!
你有过耳鸣的经历吗?
耳朵里突然听到“嗡嗡嗡”像蜜蜂叫的声音,或者是“咚咚咚”像小鼓打的声音,亦或“吱吱吱”像蝉鸣的声音。根据美国最新版《临床耳鸣实践指南》统计显示,全世界大约有15%—20%的人有耳鸣。也就说,全世界有至少10亿人耳鸣。
耳鸣是一种病因复杂,机制不清的症状,简单来说耳鸣不是一种病,耳鸣背后是全身很多疾病的症状表现。今天,好医师请到耳鼻喉科的专家给大家好好科普耳鸣。
第一
持续性的高调耳鸣,警惕是颅内肿瘤!
曹主任介绍,部分患者确实是从出现持续性耳鸣后才发现颅内肿瘤的。据统计,临床上57%的听神经瘤患者会出现耳鸣等耳部症状,其中26%的患者表现为突发性耳聋。随着肿瘤的生长,患者可能出现听力下降,甚至完全消失。听神经瘤是临床最常见影响患者听力的脑肿瘤,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0%,属良性。
听到肿瘤,大家也不要太恐慌。听神经瘤只要及时接受科学治疗,并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危害。只要能够及时手术,切除肿瘤,患者多数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并且听力有可能恢复。
如何区别自己的耳鸣不是颅内肿瘤呢?
1.高调耳鸣听到的声音:像是蝉叫声、吱吱声(类似电线被弄断以后的声音)。
2.高调耳鸣持续的时间:高频、持续性(超过1个月)的耳鸣。
3.高调耳鸣伴有的症状:伴有听力下降,面部麻木、头痛、平衡感不好等症状。
如果您同时符合以上3种症状,就要高度警惕了,医院就诊。
第二
由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耳鸣!
文章开头曹主任就说过,耳鸣是一种与多种疾病相关的一种症状,听觉系统以及很多全身性的疾病都会出现耳鸣,下面就给大家举例:
听觉系统疾病
(1)外耳外耳道耵聍栓塞、肿物或异物。
(2)中耳各种中耳炎、耳硬化症。
(3)内耳梅尼埃病、突发性聋、外伤、噪声性聋、老年性聋等。
全身性疾病
(1)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低血压等。
(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精神紧张、抑郁等。
(3)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
(4)其他:神经退行性变(如脱髓鞘性疾病)、炎症(病毒感染)、外伤、药物中毒、颈椎病、颞颌关节性疾病或咬合不良等。
第三
找不到原因的原发性耳鸣!
年中国耳鸣专家共识报告显示,90%的耳鸣都是原发性耳鸣,所以大家完全没有必要太担心。如果偶发的轻度耳鸣,并没有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大家可以通过排查疾病和调整生活方式来缓解。
年的美国版的《耳鸣临床应用指南》里明确提出,半年以上的耳鸣如果无法治愈,建议患者学会与耳鸣和解。也就是说,耳鸣将会像吃饭睡觉一样要伴随你的一生,学会与它和解,或许你会轻松一些。
怎么判断我的耳鸣是否要治疗?
根据耳鸣程度的分级,大家可以对照下表看看自己的耳鸣处在哪个级别。如果您是1级的话,可以排查是否有继发性耳鸣。如果您在2级或以上的话,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
0级:没有耳鸣。
1级:偶尔有耳鸣,但不觉得痛苦。
2级:持续耳鸣,安静时加重。
3级:在嘈杂的环境中也有持续耳鸣。
4级:持续耳鸣并伴有注意力及睡眠障碍。
5级:持续重度耳鸣不能工作。
6级:由于严重耳鸣,患者有自杀倾向。
耳鸣无“特效药”
你要学会与它“和解”!
谈到耳鸣的治疗,曹主任告诉我们,耳鸣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对于能够找到病因的继发性耳鸣可以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法比如手术、佩戴助听器等,对于原发性耳鸣目前并没有任何“特效药”。
医生在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对于不同的个体也不会是同样的治疗效果。有的患者,无论如何治疗耳鸣都不会完全消除。这时,医生在排外其他疾病后,主要的干预方法是让患者应对、适应耳鸣,认知行为疗法是目前较为肯定的耳鸣干预方法,但需要具有一定资质的心理医生实施。简单说来,就是减少耳鸣的严重性或痛苦程度及改善耳鸣相关恐惧,让患者学会和耳鸣和平共处。
END来源|好医师[ID:haoyishi]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大家都在看
耳鸣的特点及原因
把握头晕与眩晕的正确诊断
一文掌握
眩晕的药物治疗
盘点改善耳鸣症状的研究进展
眩晕的主力军——耳石症(BPPV)
如何区分“耳石症”与“颈性眩晕”
莫名其妙的耳鸣,竟然暗藏这些疾病
盘点十种耳鸣的原因与治疗方法汇总
漫画耳石症,带您了解头晕的罪魁祸首
儿童头晕或眩晕?别忽略以下5种病因
分清眩晕、头晕,用这几个检查方法就够了
眩晕就诊前弄清这六件事,找出病因不再难
掌握这些眼震知识点,眩晕诊断定位不再难
服务医生,期待支持!
《HAOYISHENG》为旗下超万读者诚邀广大医友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生受益,欢迎广大医师投稿: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qiaomojiye.com/qyks/5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