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的琳琳是个活泼机灵的小女孩,但她的个头却让妈妈忧心忡忡,为什么呢?因为琳琳的身高比同龄人矮了差不多1个头!近几年来愈加明显,经常被人当做幼儿园小朋友,还被叫做“小不点”。更糟糕的是,琳琳还时不时会遇到恶作剧!医院儿童内分泌专科进行专业评估,发现她的身高只有cm,已经低于正常同年龄孩子的身高范围。
经过详细的内分泌检查,发现琳琳的生长激素是缺乏的,诊断为完全性生长激素缺乏症,听了医生的建议,进行了身高管理治疗后,琳琳的身高逐渐出现了追赶,妈妈终于可以松口气了。那么究竟孩子的身高什么情况下需要家长警惕?在长高的道路上都有哪些奥秘呢?
孩子矮小都有哪些原因呢?
一旦孩子达到了矮小的诊断标准,需要到儿童内分泌专科详细就诊,因为引起矮小症的原因有很多,而且还有交互作用,主要包括内分泌缺陷性疾病和非内分泌缺陷性疾病,具体来说比如:生长激素缺乏、垂体发育异常、家族性矮身材、特发性矮身材、心因性矮小、骨病甚至颅内病变或者肿瘤等等,这些疾病都有可能导致孩子个子矮。所以在治疗之前,医院就诊并分析病因,才能更好实施治疗方案和预期治疗效果。
然而,许多家长对矮小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儿童期矮小等待长大发育后一定会“窜高”或“猛长”,因而掉以轻心,错失治疗机会。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统计,我国儿童矮身材的发生率约为3%,全国4-15岁需要治疗的矮小儿童有万,总数居全球第二。目前,每年真正接受合理治疗的患者不到3万名,治疗率不足1%。
由于90%的矮小儿童有自卑、抑郁等心理障碍,成年后面临生活、就业、交际、婚恋等沉重压力。因此,医师提醒到,针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应加以重视,正确判断个矮标准。如有矮小的情况出现,家长可以做到准备好“五有”资料,最后实现科学增高。
个矮标准须清楚
孩子的长高遗传因素占70%~80%。也就是说,可以用父母的身高或孩子的骨龄与身高等进行身高预测。医学上用百分位法或标准差法来判定孩子是否属于矮小。即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身高的第3百分位数,或低于2个标准差以下,就称之为矮小。
作为家长,可以通过两种简单方法来判断孩子是否属于矮小,
第一:如果孩子始终比同班小朋友矮半个头以上,全班孩子按高矮顺序排到了后3位,那么有可能孩子就是矮小了;
第二: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qiaomojiye.com/qycr/6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