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鞘膜积液

读书遐思做个收刀入鞘的人吧


阅读说明:

全文字,阅读大致5分钟

文章前面部分关于彼得的性格分析是根据BIBLE记载来分析的,如果看得不是太明白,不用深究,能明白彼得的4个性格特性,再来看彼得最后为完成使命,他性格的转变,就能明白全文意思。

读书遐思——做个收刀入鞘的人吧!

对垒的两人

他又问他们说:“你们找谁?”他们说:“找拿撒勒人耶稣。”

耶稣说:“我已经告诉你们,我就是。你们若找我,就让这些人去吧!”

这要应验耶稣从前的话,说:“你所赐给我的人,我没有失落一个。”

西门彼得带着一把刀,就拔出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他的右耳,那仆人名叫马勒古。

耶稣就对彼得说:“收刀入鞘吧!我父所给我的那杯,我岂可不喝呢?”

这段文字我读了多次,从来没有深入思考过。每次读到此,要么是看到主耶稣的顺服和舍己,要么觉得彼得是冲动型的性格。昨天再次读到这里,脑海里一直在回想主对彼得说的这句“收刀入鞘吧。”

主教导门徒三年半、在各种重要的时刻都会带上彼得。在主遇难并复活显现后,又将牧养信徒的工作亲自托付给彼得。主为何这么看重这个大徒弟,到底彼得是什么人呢?

1、彼得是破釜沉舟的人(太4:18)

主拣选12个徒弟时第一个拣选的就是彼得。彼得原是个渔夫,他和他兄弟在打渔时,主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他们立刻就舍了网跟从了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彼得是个想做就做、果敢坚决的人,他不会给自己留后路以打退堂鼓。

2、彼得是大胆尝试的人(太14:28)

有一次,门徒们半夜在海里摇船为要到目的地,突然看到有人在海面行走,都吓到了以为是鬼怪。主说:“你们放心,是我,不要怕!”这时大家都不敢啃气,唯有彼得说:“主,如果是你,请叫我从水面上走到你那里去。”主同意后彼得就从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行走,刚开始走得好好的,后来看见风浪就心慌下沉,好在主伸手拉住了他。

虽然主说彼得:“你这小信的人哪,为什么疑惑呢?”但是在一帮徒弟中唯彼得是敢于大胆尝试水面行走的,即使彼得信心不够,仍然是众徒弟中最有信心最大胆的那个人。

3、彼得是好学多思、不懂就问的人(太15:15)

主在谈论洁净时提到“入口的不能污秽人,出口的才会污秽人。”彼得大方请教主“请将这比喻讲给我们听。”主就解释:“入口的是运到肚子里,又落在茅厕里,不会污秽人的心;而从口出来的话语,是从心里发出来的,才会污秽人。”

食物就算再不清洁,也不会污秽人的心灵,而心中的邪情私欲是可能污秽人的。比如恶念、凶杀、妄证、奸淫、苟合、偷盗、谤讟等等都是从心里发出来的。彼得初听时不明白这句“入口的不能污秽人,出口的乃能污秽人”。对于老师的论道,他很认真的听、不放过任何不懂的。一有不懂的就赶紧提问,弄懂才行。

4、彼得是最先明白主身份的人(太16:16)

主行了一系列神迹后问门徒,你们说我是谁?有人说是先知耶利米、有人说是众先知中的一位,只有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

耶稣的门徒是不止12位的,只是12位门徒是大家最常听说的门徒。在众多门徒中,只有彼得能答出耶稣的身份,说明彼得是跟主关系最亲近、也是最明白主心意的门徒。

介绍完彼得,再来说说何为“收刀入鞘”

刀是什么?刀是利器。盾牌、防弹衣、头盔、盔甲都是防守类装置,刀在现在多作为工具,但是在年前绝对是进攻型的武器。我不知当时的彼得拿的刀是什么样的,但是能一刀削掉人耳朵的,一定是把快刀,而且彼得用刀的力度不会小。

彼得因着爱主,当耶稣被加略人犹大(有好几个犹大,所以要指明是加略人犹大)出卖遭到大祭司的人追捕时,他毫不犹豫用刀削掉大祭司仆人的耳朵。此时他内心的想法一定是要保护主,没有考虑砍人的后果,这正符合他决定跟随主时破釜沉舟和尝试在水面行走的大胆性格。

主耶稣行出“收刀入鞘”的榜样(路22:51,约18:11)

在彼得砍人后耶稣是怎么做的呢?耶稣不但要求彼得收刀入鞘,还摸被砍那人的耳朵,把他治好了。这说明耶稣是有非自然的超能力的,但是他不用这些能力去应对要抓捕他的人,反而温柔的医治即将伤害自己的人。这是主耶稣将自己能力的“刀”收起来,不使对方处于自己能力的控制下,反而以爱心温暖和帮助对方,践行“收刀入鞘”,给彼得做了“收刀入鞘”的榜样。

彼得在耶稣被捕后因为人性的软弱,有三次不敢承认自己是主的门徒。但是在主复活显现,并且将牧养小羊(牧养小羊是比喻,指牧师对会众的属灵喂养和关怀)的任务托付给他以后,他一生忠于主。据说彼得年老因为传福音被抓并被钉十字架时,他觉得自己不配和主一样钉十架,就要求倒着钉他十字架。他是非常明白主尊贵的身份不是他能比较的。

彼得用实际行动一生践行”“收刀入鞘”(徒1-11章)

在耶稣升天以后,彼得再没有莽撞的用刀砍人了。而是常常做一些发慈心的事:比如在五旬节的讲道,先是解释门徒得了圣灵、说明旧约的一些预言、再说明耶稣来是将神的爱和永生带下,这耐心细致的讲道绝不是以前的彼得能做的;又动慈心医治先天性瘸腿的人和瘫痪的人,还让多行善事的女信徒多加复活;在公会受审时仍然耐心讲解救恩的道理。

作为严守律法的犹太人,彼得非常严格地遵守饮食原则,也不屑于和外帮人交往,但是为了福音的缘故,他顺服圣灵的带领去了意大利军官哥尼流家里与他们同住同吃并传讲福音。这就好像一个坚定的不婚主义者,为了报恩心甘情愿与瘫痪的恩人结婚,并且甘心服侍恩人一辈子。这种转变对于彼得来说是巨大的,唯有深刻明白主爱世人的心意、并且甘愿将主爱传达于世,才愿意如此转变、并付上生命的代价。

行文至此,小伙伴们应该能明白了吧:所谓“刀”,就是指一个人有各种能力,可以凭着能力打败敌对方或竞争者,但是他没有用自己的能力和优势,而是以爱和关怀来改变对方、化敌为友,即使对方不领情也继续爱他关怀他。

温暖即使模糊也能带来希望与光明

“收刀入鞘”是爱的彰显、运用谦卑柔和的态度、也许不符合现今“争做人上人”的价值观,但是却能给人带来从里到外的温暖、让人的生命得到长久的滋养和丰盛。

你呢?是愿意成为削铁如泥的快刀手?还是收刀入鞘成为温润忍耐的良师益友。。。。。。

往期阅读

简易读书法——以读《简明教会历史》为例

赞美诗“祷告花园”的创作故事

生命见证1——左大哥抗癌记:领受爱活出爱传递爱

生命见证2——探访是浪费时间?还是践行彼此相爱促进学业?!

欢迎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qiaomojiye.com/qycr/5944.html


当前时间: